首页|在线访谈|专题集粹|互动交流|工作邮箱|客户端下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带您走近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东汉太尉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拒金”而为人们津津乐道,又以“清白传家”被后世广为传颂。杨震不仅自身清廉正直而且还治家严谨、家风清白,他认为让后世人都称子孙为“清白吏”就是给子孙留下的最丰厚的遗产。详细
陕西杨震:“四知”拒金 清白传家
杨震是如何做到"慎独"的?
田田荷叶之间,不时传来阵阵蛙鸣,似乎在轻声讲述两千年前,太尉杨震清正廉洁、清白做人的故事。详细
袁义达:杨震开创了"清白传家"的家风
杨汝生:一堂留正气 "四知仰高风"
李建华:清白家风就是给子孙最好的遗产
梁建邦:良好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详细
一、尚学篇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①于太常桓郁②,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二、清廉篇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②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三、治家篇(杨震)后转涿郡①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②。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③之,不亦厚乎!”
四、正直篇帝舅大鸿胪①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②。宝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
五、明志篇吾蒙恩居上司,疾②奸臣狡猾而不能诛③,恶④嬖女⑤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⑥,勿归冢次⑦,忽设祭祠。”
潼关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大门
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四知堂外景
杨震坐像
杨震故里老腔演出情景
杨震墓
莲池
四知堂侧面
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全景
杨震故里潼关牌楼
杨震故里景观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