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监督保障助力疫情防控攻坚战;升级改造杨震廉政教育基地;积极探索村级述责述廉工作;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和土地开发专项整治;做深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着力推动县镇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
2020年,潼关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负使命,勇担重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正风纪,以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交出了满意答卷。
强化政治监督 扛稳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贠书记,你们兴隆社区的干部在不在岗?人员摸排工作开展得如何?摸排信息上报了没有?重点人员有没有实行居家观察……”这是潼关县纪委监委疫情防控督查组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的一幕。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潼关县纪检监察组织闻令而动、逆行战“疫”,用铁的纪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监督应居首位。2020年,潼关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落地,强化政治监督,使“两个维护”成为自觉、见诸行动。自觉服从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及县委部署的“三大攻坚战”、九项重点工作,强化政治监督,坚持以严格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共实施党内问责8件,问责党组织两个,问责领导干部9人,党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8人;实施监察问责4起,问责领导干部5人,政务处分5人,形成了有力震慑。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签字背书、双述双评等制度,积极探索村级述责述廉工作,建立完善党员干部廉政档案。2020年以来,共组织5名科级领导、3名村支部书记和3名监委会主任进行面对面述职评议,登记备案科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23人次,出具廉政意见519人次。
加强作风建设 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本人向组织作出如下承诺:不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不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不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如违诺愿接受组织处理”。这是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县委领导班子带头作出的承诺。
“人之寿命在元气,国之兴衰在风气。”潼关县纪委监委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结合、补短板与防反弹并重,把握假日节庆重要时间节点,累计派出10个监督检查组,围绕公款消费、公车管理、公职人员酒驾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热点问题,对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督查检查。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深挖细查“一桌餐”“天价茶叶”等“四风”隐性变异问题。2020年以来,共开展明察暗访50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组织召开了纠正“四风”提醒谈话专题会议,对5个镇(办)、矿山公园管委会和14个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体提醒谈话。持续开展深化违规收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上缴违规收受礼金5笔1.6万元。
弘扬杨震精神 持续打造廉政文化特色品牌
“这次来到杨震廉政教育基地,感觉完全上了一个档次,展出内容更丰富,表现形式更新颖,整体效果确实挺震撼,在思想深处接受了一次廉洁洗礼。”历时3个多月后,来参观学习的陕西高速集团渭潼公司的党员干部们对改版升级后的潼关县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发出了真切的感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潼关县纪委监委依据市委、市纪委廉政文化“一轴四点”工作总要求,用本地廉政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廉洁品质,升级改造杨震廉政教育基地,提升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水平,持续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改造开园以来,先后有省内外336家单位、9000余名党员干部参观受教。开设杨震廉政文化特色教育班,结合赵正永、冯振东、高世龙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第三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等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推进廉政文化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廉洁家庭”10户,组织53个党组织180个家庭在杨震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廉洁齐家、廉洁从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严格执纪审查 反腐败斗争持续“加压增力”
该县人防办一名负责人未按程序进行人防审批,执法检查工作不严,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县住建局一科室主任违规审批项目,受到政务警告处分;原县规划局一名副局长违规审批项目,受到政务警告处分……在西岳清风网的“曝光台”上,潼关县纪委监委通报了6起工程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从未停歇。该县纪委监委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苗头问题“抓早抓小”,违纪问题“重拳惩治”,确保执纪审查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300件,初核了结109件,谈话函询19件,立案17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7人,双处分13人,挽回经济损失85.62万元;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76件,党纪政务处分76人,组织处理19人。
执纪监督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该县纪委监委从四个方面发力,做深做实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拉紧执纪“全链条”,实现叠加效应。抓处分执行,对十八大以来653件731名受处分人员处分决定的宣布送达、人事材料归档、工资津补贴和职务级别调整等进行跟踪督查。抓案件回访,确立受处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责任人,对11名处分影响期满的科级干部进行了回访,坚持不懈用党纪党规教育感化,防止“一处了之”,防止“摔一个跟头一辈子爬不起来”。抓集中整改,认真落实“一案双报告”制度,注重从完善机制和堵塞制度漏洞方面开出“药方”,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41份,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制度措施89项,督促靶向整改“祛病根”,扎实推动以案促改,扎紧制度篱笆。抓容错纠错,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把握政策界限,对4起案件7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容错纠错,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做实“三化”建设 淬炼高素质执纪铁军
“要牢牢把握‘三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坚持内涵式发展,以基础设施标准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实现省市县镇四级纪检监察工作贯通联动,一体提升。”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兴宁在潼关调研县镇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后强调。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该县纪委监委扎实推进县镇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通过统一更新办公办案设备配备、“同志式”谈话室设置等达到基础设施标准化,同时抓住线索处置、审批程序、文书质量、制度建设等重点环节,推动工作规范化。大刀阔斧改革机构,重新排兵布阵,按照“减少职能交叉和向监督执纪倾斜”的改革思路,纪委监委机关14个内设室(部)压缩为10个,增加纪检监察室人员编制,并向5个镇(街道)和矿山公园管委会派出监察组,切实加大了纪律审查力度。派驻纪检组改革是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头戏”,按照机构设置“全覆盖”的要求,重新设立10个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分别驻在财政局、教科局、自然资源局等10个资金流量较大、下属单位较多、权力比较集中的重点部门,同时归并监督40个其他县直部门,实现了监督的“全覆盖”,切实解决了派驻机构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并通过上挂下派、跟案学习、分级分类培训干部,提升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内部管理,抓严内部监督,2020年以来共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6件,立案1件,给予诫勉谈话1人。
“同志式谈话室的建成和使用,为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严肃又温馨的氛围更能让谈话对象放下心理包袱、敞开心扉谈问题。”案管室主任张亚妮满怀信心地说。
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2021年,潼关县纪委监委将继续承当好“忠诚、干净、担当”的责任,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砥砺奋进护航“五个潼关”建设,正风肃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在完成新时代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中实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