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潼关县四措促融实现纪委监委工作行动合力合拍


发表时间:2018/04/24 15:40:01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自2月9日潼关县监察委员会成立以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融合”理念贯穿始终,严格“按图施工”,切实推动机构整合、人员融合和工作磨合,着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体制改革两个月来,共处置问题线索35条,函询了结2件,初核了结19件,立结案14件,其中检察院隶转人员已参与案件办理10起,参与审理案件1起,在办案中,隶转人员与纪检干部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取得良好效果。

科学配置,以岗促融,打造生力军。根据《潼关县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县纪委监委在原有的11个内设科室的基础上增加至14个,新增设第四、第五、第六纪检监察室,确定各自具体工作职责。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听取转隶同志对自己岗位分配情况的意见建议,综合考量工作经验及个人特长、转隶意愿,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调整吸纳1名检察院转隶干部进入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其余5名转隶干部全部向执纪监督、审查调查一线倾斜,把4名熟悉纪律审查、职务犯罪调查的业务骨干充实到纪检监察室,1名熟悉法律文书和诉讼业务的干部担任案件审理室主任,实现检察院转隶干部和原纪委工作人员的混编配备,挖掘潜力,互学互鉴,共同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的能力。

注重关怀,以情促融,增强归属感。县纪委、县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逐一与转隶干部开展了一对一、面对面地谈心谈话,充分解释宣传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加深涉改干部对各项政策的理解,以组织的信任激发工作动力,用温情的话语打消思想顾虑。及时召开了隶转人员与县纪委人员见面会议,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同事情谊、战友情怀,强化转隶人员和原纪委人员“进一家门、成一家人、干一家事”的意识,有效促进了转隶人员和纪委人员的感情融合。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转隶人员办公场所,详细了解人员工作状态,帮助解决各种困难。目前,转隶干部思想融入快、精神状态好,工作积极性高,营造了合心合力良好氛围。

强化培训,以学促融,形成战斗力。对纪委监委干部进行集体“充电”,精心制定纪学习培训计划,坚持每周一机关工作例会上集中组织隶转人员和原纪委干部学习新《党章》、新《宪法》、“两准则四条例一规则”、监察法(草案)等党纪党规,重点学习了《陕西省纪委省监委机关执纪监督监察工作办法(试行)》和《陕西省纪委省监委机关使用审查调查措施暂行规定》,选派9名干部参加市纪委举办的《执纪监督工作规则》专题培训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为全面开展执纪执法工作提供尺度标杆和知识保障。转隶人员与原有人员交叉配备、混合编成开展执纪审查工作,共同研判案情、分享思路、切磋经验,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补齐短板,做到优势互补,推动人员和工作的快速融合,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战斗力。

加压监督,以纪促融,确保自身硬。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从班子议事决策、机关公文办理、财务管理、公车管理、请销假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促进纪检监察干部将讲规矩、守纪律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草拟《潼关县纪委监委机关执纪监督监察工作制度》,探索规范办案标准和事实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确保办案程序合法、措施得当、证据规范,实现纪法衔接。完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制定下发了2018年纪委监委机关各室(部)目标任务,加强对工作质效的督查考核,在机关内部形成“以实绩论英雄,以考核促工作”的干事创业氛围,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行为守则》,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净化“生活圈”,做到“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树立“正人先正己”的良好干部队伍形象,以自身净确保自身硬。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