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潼关“聚指成拳”严厉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


发表时间:2017/12/08 15:20:17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今年以来,潼关县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扶贫领域、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精准发力,严厉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截至目前,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6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0人,组织处理6人,其中,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9件,立结案26件,了结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0人,组织处理6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8起9人,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

精准定责,传导压力。把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述责述廉。建立健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会议制度和纪委常委联系委局室(部)、镇(办)制度,定期开展线索会审、案件查处情况等活动,压实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责任。8名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因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被约谈,2个镇因脱贫攻坚工作滞后被约谈,3个镇纪委、26个县级部门纪检组因查办群众利益案件为“零办案”先后被集中约谈,2名包村科级领导、2名镇干部和3名村干部因在贫困户精准识别中把关不严被问责。以约谈常态化倒逼责任落实,通过夯实责任、施加压力的方式增强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紧迫感。

拉网摸排,广开渠道。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畅通电话、网络、定期接访、带案下访等渠道,建立问题线索快速处理机制。先后开展镇(办)公务消费支出专项检查,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13件,立案查处1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2人,组织处理12人。开展“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活动,组织全县纪检监察人员主动出击进村入户摸排线索,对问题线索开展精准排查,对排除的问题线索登记造册,规范问题线索管理。加强与县扶贫办、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动,组建脱贫攻坚督查组,分片包干,进村入户,通过开展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形成县、镇(办)、村(社区)、组“四级联动”的线索摸排机制,拓宽线索来源渠道。截止目前,共处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 53件。

整合力量,协作办案。以纪委监察局机构改革为契机,新增两个纪检监察室,调整充实办案人员。建立办案协作区制度,将全县6个镇(办)分为两个协作区,补齐镇(办)纪委人手少的短板。实行县纪委联系镇(办)工作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及每个纪检监察室定向联系1个镇(办)纪委,每调查一起案件,县纪委“一案一人”跟进指导。建立健全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加强重大问题和重要案件的协作配合,形成反腐败整体合力,实现法、纪无缝对接。发挥巡察“尖兵”、“利剑”的震慑作用,把脱贫攻坚中的各项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巡察的重中之重,通过巡察交办问题线索7起,已立案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

筑牢防线,源头把控。推行村级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建设工作,完成清单目录编制及公示,配套制定问责办法,最大限度地从“小”处着手,杜绝村干部权力私化,让村务工作更加透明。注重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推行“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工作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严禁打折扣、搞变通。对所有政策性财政惠农资金,以及涉及群众的土地补偿、青苗补助等非财政补助资金,全部实行“一卡(折)通”管理,直接支付到农户账户。结合县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选优配强全县6个镇(办)纪委书记、副书记,并明确规定其专职从事纪检工作,不得参与其他分工。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