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潼关纪委“六个突出”把党风廉政建设“聚焦点”投向基层


发表时间:2016/03/25 15:07:54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今年以来,潼关纪委把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抓牢六项举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16年1至3月份,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违纪案件3起,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

突出压力传导,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向各镇纪委、部门纪检组(纪委、纪工委)下发了2016年纪检监察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把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任务。对粮食局、司法局、审计局等14个纪律审查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通过失责必问,积极扭转被动工作格局。

突出源头治理,让权力规范成为常态。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离任阳光交接、村(居)民监督委员会等制度;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工作的意见》,把全县党政领导干部以及镇、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村“三委会”人员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共查找三级廉政风险点1215个,确定风险负责人1007人,编制廉政风险管理目录125份;出台《潼关县“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对各镇、各单位“三公”经费管控情况的专项督查,让铁纪发力、禁令生威,真正发挥制度在防治腐败方面的根本作用。

突出动真碰硬,让严格执纪成为常态。开通“纪检监察信访管理系统”、“12388信访举报网站”、“潼关县网上信访信息系统”,要求6个镇全面深化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设置镇便民服务中心直通车举报窗口,公开信访举报电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紧盯节点,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交叉检查、随机抽查、专项治理等方式,持续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认真落实“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查办案件协作区制度,定期梳理问题线索,重点督办、限期办结,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小官、小案、小事”,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突出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强化对村组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举办了全县新任村(居)干部廉洁从政培训班,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准则》和《条例》专题知识测试。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站所、进家庭活动,目前已建立廉政文化广场5个,廉政文化街2条。在信访举报、纪律审查、监督检查、述职述廉等工作中,注重收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咬耳扯袖”,防止小问题演变大问题。

突出正向激励,让担当有为成为常态。注重关心、爱护和支持基层干部干事创业,重视正向激励,推动基层干部敢为能为。在3月17日的纪委全会上,对在2015年度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国土局等10个先进单位和10名先进个人以及在纪检监察系统目标考评中成绩优异的桐峪镇纪委等8个先进集体和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突出督促指导,让规范履职称为常态。规范了镇纪委书记和县直部门纪检组长工作分工,以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集中精力抓主业,做好本职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县纪委常委包联镇、县级部门(单位)、双条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每名常委包联1个镇和10-15部门,盯紧靠上,全程指导,做好审核把关和督查工作。认真落实纪律审查工作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案件办理约谈制度,对全年未发现问题线索、自办案件为零且被上级部门通报的,同时采取组织调整和纪律问责双处理。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