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潼关落实“八项规定”出实招见实效


发表时间:2014/02/10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2013年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问题发生率大幅下降

围绕“八项规定”落实,潼关县先后开展16次专项督查,对县政府大楼执勤人员责任心不强的3名保安予以辞退,对县司法局工作期间上网的1名职工予以解聘,对国土局等单位5名“吃空饷”人员,追缴其领取的工资津贴,并分别给予党政纪处分。先后下发整改通知书25份,对相关单位的领导和责任人提醒谈话36人次。基本杜绝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现象,公务接待、基层调研更加务实,接待工作更加规范,程序更加简化,各乡镇、各部门三公经费普遍下降30%以上,开短会,走基层,主动服务,厉行节约……这是潼关县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风明显转变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潼关县多措并举,出实招、动真格,用具体行动把中、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县委研究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县境内调研检查接待工作的通知》、《关于严格控制公车使用的紧急通知》等,要求领导带头、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县纪委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印发了《严禁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项大操大办、重申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项提醒告知制度的通知》、《潼关县党政“一把手”离任阳光交接办法》、《关于严禁在中秋国庆期间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等行为确保廉洁过节的通知》、《关于开展会员卡、商业预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关于履行执纪监督职责狠刹节日不正之风的通知》,对纪检监察机关做好相关监督检查作出具体部署。县财政等部门推行了《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制度》、《公务卡结算制度》等,对经费预算、审批、结算等作出统一规定。

为确保令行禁止,该县纪委成立督查组,抓住元旦、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的形式,深入乡(镇)、部门、机关所在地、县城主要餐馆酒店和黄河风景区、休闲娱乐场所等,重点督查有无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公车私用、干部赌博和娱乐场所公款消费等情况。2013年,先后组织3个明察暗访组进行了16次检查,抽查了39家机关单位,暗访了17家酒店、餐馆、景点等场所,有效制止了公款浪费行为。同时该县还分4个检查组,利用大约100天的时间,对全县6个乡镇、139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下属单位公务用车、“三公”经费管理使用、“吃空饷”等进行专项督查,对公务用车存在问题的30多个单位进行责令纠错,对29个单位领导违规批假给予警示训诫,对5名“吃空饷”人员给予了处理,对“三公”经费支出超标的6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

同时,该县还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转作风,提效能,开展了“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活动,县机关3000余名党员干部,利用一周时间,深入4.2万农户(居民)家中,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忧,共征求意见建议5类289个,目前已解决民生问题142个,机制问题18个,其它问题69个;在60个行政执法部门、政法系统,综合管理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了“规范执法,优质服务”创评活动,组织各界代表,对全县60个行政执法部门、政法系统,综合管理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的执法水平、服务能力、办事质量、队伍建设进行“面对面三公开”集中评议,对6个优秀单位由县委、县政府予以通报表彰;相对靠后的6个单位列为重点整改部门,并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进行警示训诫,最后一名的3个部门全年工作“一票否决”,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开展了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大整顿大排查活动,全县60名党政“一把手”围绕改进“四风”在电视台公开承诺;该县还投资600余万元,高标准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先后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82362件,办结率均达到99%以上,窗口工作效率较以前提高3倍以上,得到了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

目前,该县群众关于作风方面的投诉明显减少,未发现有部门单位用公款相互走访、宴请的情况,未发现有领导干部接受宴请、公车私用等违反规定的行为。一大批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一大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实事得到回应、关切、落实,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全新的观念、全新的作风,汇聚起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职工扑下身子抓落实促发展的正能量。(袁秋池)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