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0日,潼关县各村到处都闪现着党员干部的身影,三堡村村民薛俊锋的火炉前围了一圈县城来的“客人”,与他谈心,了解其家庭情况,询问致富门路,征求县上发展意见,宣讲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讲解当前国家的惠农政策,这是潼关县第四次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深入开展“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活动的一个缩影。
“这个活动就是好,真正给群众办实事,2011年走村入户时,群众给来访干部反映,我村的沟坡土地荒芜,很浪费。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县里就组织专家来实地考察,又运来花椒苗子指导大家栽植。还帮助村上成立花椒专业合作社,联系客商,现在我村80多亩沟坡地都已经栽植花椒,每户能多收入1万多元,群众很高兴。”太要镇西太渡村支书张甲奇高兴地说。
“党的政策真是好,对我们农民太照顾了,去年我们村梁支书(原支书)在县上干部走村入户时,向县纪委书记惠建军反映我们村缺水,几乎是‘靠天吃饭’,没想到惠书记很快就想办法来落实了,先为我们村打井,解决水的问题;接着又为我们村修路、现在连路灯都有了……,干起活来也有劲!”三堡村二组老党员梁海水兴奋地说。
近年来,潼关县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有效形式,深化春训活动效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积极开展 “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活动,连续4年组织全县2500余名机关干部利用一周时间深入4万余户居民和农户家中,通过向农民群众拜晚年、征求意见、问计于民,使全县党员干部与群众达到“沟通感情、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谋发展”的目的,切实促进全县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潼关县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通过座谈、培训、咨询以及送光盘、送资料、送书籍等,向农民送去科技、文化和致富信息。同时,针对走村入户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学习讨论中查摆出的问题,逐一梳理,能现场办的立即办;需要协调解决的汇总上报,提请有关领导协调解决;对群众合理要求暂时不能解决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定整改目标,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改效果。
潼关县自2011年开展“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活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民情结和务实作风的推动下,先后收集各类群众意见建议1010条,其中56条意见建议在活动中当场予以解决,对其他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归类292条,交由具体涉及的6个镇及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落实解决。截至目前,已将群众所提的279条意见建议圆满办理完结,其中10余条意见一时难以解决,承办单位也已和群众见面,并说明具体情况,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