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三秦大地 > 西岳新闻 > 正文

渭南:一张崭新的秦川封面


发表时间:2016/09/26 08:37:06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你还记得十年前的渭南城是什么样吗?如果有人突然对你问起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当年的记忆,然后发出一声叹息———这几年,渭南的变化真大啊!

是啊,渭南的变化真大。当一条条宽阔平坦的街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宇,一道道美丽隽永的风景……出现在这座城市里,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让百姓生活得更美好,这是城市建设的初衷。这几年,渭南通过大项目推进,大手笔建设,实现了城市建设的大突破、大跨越,为群众创造了舒适、方便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每一位生活在渭南的市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尽享城市和生活之美。

城里的蓝图,群众绘就

“城区一年一个样,越变越漂亮,好多地方我几乎都不认识了!”每次回到渭南,徜徉在这个心中无比熟悉,眼中又逐渐陌生的家乡,离家5年的张婷总有说不完的感慨。

30岁的张婷,大学毕业后就远赴成都寻梦,几年的拼搏奋斗,终于扎稳脚跟。每次回到渭南探亲,总会收获一些惊喜。“前几天,我跟着几位初中同学到城区逛,多少有些吃惊,城里的高楼是越盖越多,环境越来越好,渭南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近年来,我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把城市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拉开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大幕。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市更是在城市建设上精准发力,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138个项目的上马成为建市以来力度最大的一年。高低、错落、云集……充满着现代化新兴城市气息的楼群簇拥崛起;人潮、车流、物流……不断刷新着这座魅力之城的历史纪录。

老百姓是城市的主人,城市规划建设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工作、学习更舒畅。渭南市的决策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要更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于是,围绕城市建设规划,市委、市政府领导心系群众,用脚步丈量城市,进门入户,走上街头,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建议、意见,深入剖析省内外城市在规划、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渭南的目标跃然而出。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了政府的座上宾,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使渭南的城市面貌“年年都变样”。

城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曾几何时,东风大街上的国贸大厦曾是城区的标志性建筑。随着市中心医院、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市民综合服务中心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后,人们则更关心这些新落成的建筑,究竟哪个会成为新“地标”。

在城市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建设中,市委、市政府特别注重培育文化魅力,锻造城市文化之魂,坚持把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城市文化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内涵,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民或观赏精品戏剧节目,或观看陈列展览,既愉悦了身心,又享受了文化大餐;走进渭南博物馆,参观者像亲身穿越历史千年,身临其境,全方位了解渭南的地理地貌、山河形胜、历史人文。

能够拥有一座现代化体育馆,曾是众多热爱体育运动市民的心愿。气势磅礴、造型新潮的渭南市体育中心的建成,让市民有了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在泳池中戏水畅游,在球场上挥舞搏杀,只要是免费开放日,各个场馆人头攒动。自此,全民健身再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为宜居宜业的渭南再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我市先后投入巨资对站北路东段、仓程路南段、三贤路中段等道路加强建设,相继打通了杜化路、胜利大街、西岳路等十多条“断头路”,完成了东风大街、朝阳大街、前进路、胜利大街等道路的人行道升级改造,解决了中心城区长期以来“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问题。

每天,高速列车载着旅客驶出西安,十几分钟后,还没等旅客从窗外的美景中回过神来,美丽的陕西东大门——渭南已近在眼前。目前,我市已和北京、上海、天津、郑州等17个城市实现高铁直连,与“北上广深”等中国一线城市全部实现“一日生活圈”,渭南北站成为便民服务新亮点;渭南客运中心站正式投入运营,每天可发送客运车辆500班次,接送旅客1.2万人次,结束了陕西东部没有一级汽车客运站的历史。现在,渭南人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远。

城里的生活,更加美好

夜幕降临,朝阳大街上华灯齐放,绚丽多彩;老街湭河坊灯盏如星,夜幕下的湭河成了一幅梦幻般的画卷。

几年前,朝阳大街两旁棚户区大量存在,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内涝严重。棚户区改造,让“忧”居变“优”居。我市把棚户区改造列为惠民工程和重要民生载体,制定“2015年—2017年棚改三年计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互动,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建设并举,对棚户区进行综合改造。2015年,全市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62个,涉及29263户,开工率100%;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4.71万套,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把城市建设在森林里,让森林生长在城市中。在城市建设中,我市以项目绿化、道路绿化、街头绿化、庭院绿化、景观绿化为重点,全力推进城区绿化工作,见缝插绿、大片植绿、全民植绿、义务植绿,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城市风光,让绿色走近市民。目前,渭南已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正向着全国文明城市大步迈进。

无论是住了几十年的老渭南人,还是刚来没几年的新渭南人,他们都不得不由衷地感叹:渭南变了!街道宽了,高楼多了,绿树多了,城市越来越靓了!今年58岁的居民王思连,每天早饭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湭河公园,开始一天的必修课——跳广场舞。她说,自打退休后,跳广场舞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以前在小区里跳,地方小不说,还怕打扰了邻居,现在跳舞的地方是越来越多了。城区有湭河公园,还有朝阳公园,往东走有东部生态公园,每个公园都环境优美,让人感到心情舒畅,都是健身锻炼的好地方!

当你在华灯初上的夜晚漫步在湭河两岸时,当你驱车在宽阔平坦的城区街道时,当你站在高处俯瞰城区高楼林立时,你会不由地发出感叹:渭南正在越变越美!(渭南日报记者 杨晓妍)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