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发展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潼关县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推进镇村综合改革,大力建设民生工程,走出了潼关特色发展之路。为此,记者专访了潼关县县长严晓慧。
记者: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请您具体谈谈潼关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严晓慧:2015年,对潼关来讲是不平凡、不容易、不简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科学应对黄金价格低迷带来的各种压力,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8.3亿元,增长3.5%;财政收入完成3.18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500元和9302元,增长9.2%和11%。成功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技术评估。一是项目建设成效较好。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5个,完成投资40.7亿元,占年计划的103.8%;全年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7.69亿元,增长31.6%;充分利用PPP等模式,与陕西地建集团签订了潼关小秦岭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协议,与国开行、农发行签订了8亿多元的棚户区改造、县医院建设融资协议,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瓶颈。二是旅游开发步伐加快,古城开发北水关完成主体建设;东山景区山河一览楼、钟楼等全面竣工;水坡巷明清古建保护修缮工程过半;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获得批准;“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栈道工程全线贯通;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开工建设;马趵泉景区建成秦王寨博物馆、唐乐坊民俗一条街等,成功举办首届秦东特色小吃争霸赛,累计接待游客56万人次。三是黄金转型稳步实施,潼金公司3000吨选厂建设列入陕西省20个重大项目;黄金首饰城销售额突破5亿元,成为秦东一日游的热点;工业园区聚泰功能性新材料项目即将建成试产,10兆瓦光伏大棚项目开始建设,生物质能源、钼焙烧项目成功签约。四是特色种养规模扩大,成功招引建成安大种鸭养殖场,“公司 合作社 农户”养殖模式正在推广;全县发展百亩以上油用牡丹基地6个,千亩以上软籽石榴基地3个,面积突破2万亩,连续两届杨凌农高会潼关软籽石榴受到追捧和好评。五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双美”创建完成投资8000万元,新建排污渠30公里,硬化巷道45公里,实施了东太渡、窑上、善车口三个中心社区建设;完成了黄河大道南段绿化、城区44条背街小巷硬化、亮化。六是群众福祉不断提升。全县民生支出11.4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建成了四知学校操场、职教中心实验楼;完成了3个乡镇卫生院和2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图书馆迁入新址,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奥斯卡国际影城建成运营,“四进零距”“一元剧场”等文艺演出300余场,潼关黄河老腔首次赴韩演出,受到好评;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466套,建成779套;渭河综治(潼关段)工程全面完工;太安公路全线通车,潼关汽车客运站主楼在建;全国潼关肉夹馍小吃连锁加盟店达到160多家,带动就业3300余人。
记者:近年来,潼关社会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调查,连年位居全省、全市前列,请您谈谈在这方面是如何做到的?
严晓慧:2015年,我县紧扣“平安潼关”建设主题,持续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强化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社会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调查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一。2015年,我们全面完善了“三网合一”治安监控系统建设,累计投资3000万元,实现了潼关县城、集镇、农村、社区和所有国省县道治安视频监控全覆盖。投资300万元,实施了信息合成作战平台建设,加强对各类警务信息的综合研判,有效提升公安实战打击能力。投资6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社区警务室11个。其中代字营社区警务室,成为全市首家理念新、硬件强、软件实、管理超前的高标准农村社区警务室,初步形成了以“驻村警务”为抓手,以“贴近服务”为前提的社区警务新品牌、新亮点。
记者:近年来,潼关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普遍赞誉,请您谈谈今年在民生改善方面有哪些安排?
严晓慧:今年,我们依然坚持民生为本,突出脱贫攻坚,持续为民办实事好事。一是要举县一致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潼关县“十三五”扶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八个一批”脱贫措施,实施好屯丰、顺丰两个异地搬迁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搬迁663户2991人,脱贫6175人。二是要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今年起免除普通高中学生的学杂费;实施教育“暖冬”计划,为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安装取暖锅炉;建成潼关中学图书实验楼、城北幼儿园、职教中心操场,启动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三是要全力解决好所有事关群众利益的事。医疗卫生方面:新县医院6月底前搬迁到位,从今年起逐步分类实施,为全县人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高全民体质;文化惠民方面:实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四进零距、一元剧场演出不低于300场次,启动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建设;住房交通方面: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建成潼关汽车客运站,完成十里铺至华阴界公路改造;社会保障方面:适时提高困难家庭或突然致贫家庭临时救助标准和医疗救助报销比例,新建2个中心村互助幸福院等等。总之,我们会时刻倾听民声、顺应民意,让潼关的人民群众过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
(本报记者 李小鸽 程 瑾 2016年2月24日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