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三秦大地 > 聚焦潼关 > 正文

《灾后一年看重建》之一:水利设施新变化


发表时间:2011/07/26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一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冲毁了我们的家园,水利设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击,一年后这片曾经苍夷满目的土地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县水利设施得到恢复。

在争取到潼河入黄口护岸堤防修复加固资金190万元后,县水务局按照工程设计,立即组织施工,力争在最短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程,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基础开挖5396立方米,清淤11403立方米,回填土方3410立方米,抛石1028立方米,笼石750立方米,浆砌石2592立方米,修复潼河两岸堤防940余米,使潼河入黄更加畅通。

水是生命之源,为了及时解决好群众的吃水问题,县水务局、自来水公司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争取资金100余元,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实地排查摸底,主要负责人现场指导,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分三个抢修队全力抢修恢复水毁管网,以最快速度解决群众在大灾之后的正常生活用水问题。

周家城村村民梁恒新受当时灾害影响家中生活用水中断,在他家里我们现在看到只要轻轻拧一下水龙头,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就潺潺而出。

截止目前,所有水毁供水设施已全部得到恢复,保证了全县人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鱼化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计投资1087.96万元,分应急除险和挖潜改造两期工程,目前一期应急除险工程已全面完成,二期挖潜移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八月份全面铺开,通过恢复水库引洪设施、绿化库区、净化水源等各项工作,将其打造成一个集防洪、供水、拦沙、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确保该水库下游5000余名群众和陇海铁路等公共设施的安全,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去年“7.23”的惨痛教训,自今年四月份以来,我县就提前部署防汛工作,通过开展汛前防汛隐患大排查、建立“7+3”工作机制,完善各项预案,逐乡镇、逐部门开展防汛、抢险、撤离演练活动等形式有效促进了各项防汛责任落实和防汛任务的全面完成,提高各防汛成员单位对防汛工作的重视高度,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防汛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今年汛期打好防汛主动仗做好了充分准备。

“7.23”暴雨洪水灾害的伤痕已经渐渐抚平,但是留下的惨痛教训却历历在目,当前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面对考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发扬“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同心同德、共建家园”的“7.23”抗洪精神,牢固树立防汛无小事,人人有责任的理念,奉天为民,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同时,要发挥好主人翁精神,保护好我县的各项水利设施,使其在汛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莫让“7.23”灾难再次重演。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