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时事关注 > 正文

江西南康:"勤"、"快"、"新"给力发展环境监测提质提速提效


发表时间:2011/07/08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优化发展环境,是党政机关各部门面临的共同任务。一个地方发展环境优就会有发展,就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去年3月,江西南康市正式启用“江西省发展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和“发展环境监测声讯台”。一年多来,该市以创建全省乃至全国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以“监测网络系统”、“监测声讯台”、“短信平台”为载体,着力从“勤”、“快”、“新”三个方面入手,大力促进发展环境监测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促进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在“勤”字上下功夫,促发展环境监测管理提质

1、勤动手。市纪委效能办工作人员每天认真阅读监测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时从中发现共性和个性问题。对共性问题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可行性方案,对个性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加强对监测资料的归档整理,根据监测点及监督员每月报告的数据信息,市纪委效能办工作人员于月底进行汇总,做到每月一统计,每季一通报。

2、勤动腿。市纪委效能办健全和完善了双向联系工作机制,由效能办3名成员兼任发展环境监测点管理联络员,负责与各监测点及监督员的对口联络。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等形式,加强与各监测点的联系沟通,实行效能办成员和监测点企业分工联系制度。每季度对所联系的监测点走访一次,收集监测点企业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掌握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勤动嘴。市纪委效能办工作人员坚持每两周与监测点企业、监督员电话联络一次;每月底向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汇报一次整体情况;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监测工作座谈会,与监督员面对面交谈;每半年集中举办一次监督员培训会,由市效能办专门负责监测工作的同志就监测系统的规范操作进行授课,确保了各监督员报送监测信息的质量。

二、在“快”字上用心思,促发展环境监测工作提速

1、讲究工作效率,快查快结。对监测点、监督员反映的信息做到不拖、不压、不误,快节奏的开展工作。对监测点监督员反映的有价值情况,当天就向领导汇报,本部门可办理的则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处理工作,并及时向该监督员反馈结果。如是转办,则向相关单位下发《督办函》,同时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好或整改好,并以书面形式向市效能办汇报。如果是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则要求当天就协调解决,以求达到快查快结的监测效果。

2、激发工作热情,快报快送。市纪委效能办充分调动监测点、监督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积极参与。一是切实发挥各监测点、监督员的作用,明确了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利,为各监测点及监督员统一印制了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和监督员证。二是高度重视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跟踪督办并进行反馈回访,重视长效监管。根据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今年共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起,充分调动了监督员的工作热情。三是加强对监测点、监督员的宣传报道。市效能办及时编辑简报加强宣传,树立榜样,提高全市监督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年1—6月份,监督员共报送各类信息2663条,同比增加14.8%。

3、简化办结流程,快速反应。为及时收集监督员的建议和意见,市纪委效能办进一步畅通了网上投诉受理和办理渠道;规范投诉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各项效能制度,并要求各单位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共受理监督员网上投诉23件,对各类投诉件进行认真调查处理,办结23件,并及时进行回复,监测点回复满意率达100%。

三、在“新”字上求效益,促发展环境监测工作提效

今年以来,为巩固监测成果,南康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强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建设,拓宽监测面,健全监测工作网络,延伸监测工作触角,发展环境监测工作成效明显。

1、强化监测点管理。对监测点实行动态管理。今年3月份,市纪委效能办对去年设立的监测点进行全面筛选,对工作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报送信息不及时甚至不报送信息的监测点,一律予以解聘,共解聘监督员29名。同时在企业自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吸纳新的监测点,新聘任监督员30名。有选择性地吸纳大量的企业参与监测点工作,积极吸纳有条件的中小型企业为监测点,由去年的88个县级监测点调整为现在的89个,真正形成点多面广的立体监测网络,确保监测结果真实有效。

2、拓宽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由原来的行政执法、经济主管部门和服务窗口行业扩大到全市具有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些与发展经济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实行重点监测,并将监测对象延伸至各职能部门的内设科室,真正做到横向覆盖、纵向延伸、点面结合的全方位监测。

3、充实监测内容。结合全市发展提升年活动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将服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情况等内容增加为重点监测内容。同时加大了对监测点信息的保密力度,对涉及监测点及监督员的重要信息,安排专人负责保管,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公布和公开监测点信息。

4、完善监测工作网络。将全市89个县级监测点分成7个组,选择7家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影响力的企业监督员任组长,14家企业监督员任副组长,为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网络延伸服务,以点带面,按行业或区域划分管理范围,使优化发展环境即时监测工作延伸到各个行业、区域,实行县、乡两级联动,从而构建县、乡两级立体监测网络。

5、加强监测结果运用。市纪委效能办定期对被监测部门进行月度和季度排名,形成监测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监测点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梳理,及时吸收采纳。对反映的具体问题,督促有关部门限时解决或整改,使监测工作成为创优发展环境,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的助推器。通过效能监测工作的开展,共有5人被通报批评,并受到经济处罚,一些单位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市纪委效能办每季度将监测系统信息、问卷测评信息等各类监测信息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分析,将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整体情况更为直观的反映出来,以《工作简报(领导参阅)》的形式送领导阅示,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增强了监测工作成果运用功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针对《领导参阅》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作出了批示。同时,监测结果作为各部门年终效能绩效考评的重要参考依据。

自南康市开展发展环境监测点工作以来,加大了企业参与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监督权,极大的调动了监测点配合工作的积极性,为全市发展环境的优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推行优化发展环境监测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变坐等投诉为关口前移、主动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监测点和监督员已经成为反映该市机关效能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晴雨表”、“情报站”和“调节器”,促进了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效能政府”加速形成。(朱武荣 谢启东)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