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时事关注 > 正文

新疆博州:让廉政文化遍地开“花”


发表时间:2011/06/27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一身正气做人,两袖清风为民。”……一踏进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呼和浩特呼尔西村村委会办公室,人们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被眼前一幅幅装裱精美的格言警句所吸引。这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出现的新气象。

近年来,在借鉴外地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州纪委牵头组织制定了廉政文化实施方案:廉政文化进农村以“营造文明乡风”为目标;廉政文化进学校注重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企业,大力倡导廉洁诚信、依法办事;廉政文化进社区以“倡廉政家风,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开展活动。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基础和人员队伍作保证。博州各单位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强廉政文化的硬件建设,仅去年就投入近300万元。目前,全州各县(市)在城区建设了廉政文化街,多数乡(镇)建有廉政文化广场,50%的村队(县属农场连队)建有廉政文化墙。在机关、农村、学校、企业和社区都有“廉政书架”、廉政温馨提示牌、廉政格言警句、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和宣传橱窗。

廉政文化载体异彩纷呈、内容丰富多彩。博乐市充分利用北京路、青得里大街公交车站台、地下通道的LED电子屏加强廉政宣传;精河县投入12万元,在县城文化北路建立了廉政文化一条街,制作灯箱宣传版面30余块,电子显示屏10个。类似“水美不在深,而在清澈;人美不在貌,而在廉洁。”等廉政警句,无论在农村大院、乡(镇)集市、城市街道,还是在校园、社区、文化广场随处可见。

在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各地不断壮大廉政文化宣传队伍。农村、社区、学校积极组织文化能人、老文艺工作者成立业余文艺队,通过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蒙古族“好来宝”等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创作了一批时代特色鲜明的优秀廉政文艺作品。州歌舞团、温泉县乌兰牧骑队组织骨干力量创作廉政节目。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呼萨英铁热克村文艺宣传队也不甘落后,筹资1.5万余元购置了音响、服装,每年出资2000元,自编自演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节目,得到群众好评。(记者陈晨、通讯员彭坤慧、赵灵鸽)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