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时事关注 > 正文

黑龙江:从根上铲除“小金库”


发表时间:2011/06/14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自2009年4月开展以来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治理的范围也从最初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扩展到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小金库”治理成效如何,治理之后会不会又“死灰复燃”?记者近日赴黑龙江进行了调查采访。 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小金库”问题较多

“治理‘小金库’不能像割韭菜,那样割掉了还会长出来。必须从根上动手,才能铲除干净,防止它滋生蔓延。” 黑龙江省财政厅纪检组长刘玉德说。

“小金库”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黑龙江省在治理“小金库”工作中,抓住关键环节,标本兼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1596个,涉及金额4.09亿元。

从治理情况看,“小金库”问题比较多的领域和行业,是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以及下属单位较多、占用国有资产较多、有对外投资的部门和企业等。由于制度上的缺失,个别单位能够轻易地截留上交款项,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借机私设“小金库”。在全省查出的4.09亿元“小金库”中,通过隐匿收入设立的“小金库”金额就达1.76亿元,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的“小金库”金额达4537万元。

从“收入”、“支出”两头入手,完善机制堵漏洞

隐匿收入、虚列支出,是“小金库”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之一。管住“收入”、“支出”这两条线,是从源头上防止“小金库”滋生蔓延的关键。

走进大庆市行政服务大厅,只见100多个服务窗口秩序井然,工作人员不停地接待着前来办理事项的市民。

“税务、工商、交通等46个政府部门都在这里设立了服务窗口,今年市政府核准的112项行政事业收费,也是通过这些窗口集中收上来的。” 大庆市市长助理李云迪介绍说,各服务窗口对收费标准都进行了明示,收上来的钱直接进入市财政的收费账户。集中收费公开透明,有效地控制了一些部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以及“搭车收费”等行为, 收费部门不“过手”资金,杜绝了滞留、坐收坐支和挪用资金,堵住了“小金库”的资金来路。

在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方面,齐齐哈尔市也动了不少脑筋。该市常务副市长张贵海说,市里重点加强了对非税收入征管的监督,取消执收、执罚单位的过渡账户,全市74项行政性收费、38项预算外收入、8项罚没收入和15项基金收入全部实行直接缴费,及时足额进入国库。

同时,齐齐哈尔还强化部门预算管理,规范支出行为。在各部门建立起“零余额”账户,实行按预算项目申报计划,按时间进度拨付资金,从源头上防止预算单位“串项花钱”。张贵海解释说,以前都是把财政资金拨到各部门的账户上,部门怎么花的这些钱,往往到年底决算时才知道,这样容易产生虚列支出、挪用资金设立“小金库”问题。现在,各部门的账户上没有资金,花一笔,财政给拨一笔,每笔钱都是严格按照预算拨付的。

黑龙江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黑龙江将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进一步推进“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