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由安宁市纪委策划编印的全国首本廉文化“三字经”——《莲廉镰》,从去年底出书到现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不仅得到中小学师生的热烈追捧,也在百姓中口口相传。这在廉政文化建设上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和创新,并得到了中纪委的好评。
创新倡“廉”
易于传唱通俗易懂
“廉在品、不流俗,廉在骨、不可污。”“君问财、取有道,财若善、双丰饶。”4月14日,在安宁市教师说“廉”大赛上,宝兴学校老师黄丕金深情并茂且幽默的言语引得会场内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也将气氛一次次地推向高潮。这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主要围绕安宁市纪委策划编印的廉文化“三字经”——《莲廉镰》廉文化蒙学读本展开。《莲廉镰》从出书到推广,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在安宁全市推广开来,不仅得到师生的热烈追捧,也在百姓中口口相传。
创新倡“廉”
易于传唱通俗易懂
安宁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俊介绍,作为全国首创的廉文化蒙学读本,《莲廉镰》读本用“三字经”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传统廉文化演绎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这在廉政文化建设上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和创新,并得到了中纪委的好评。
《莲廉镰》廉文化蒙学读本结合历史廉洁故事和人物编写成“三字经”形式,教育广大读者鉴古明今,树立廉洁理念,逐步形成以廉为荣的氛围。“莲廉镰”这三个字就以“三字经”的形式高度概括了我国悠久的廉文化,“所谓莲,取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性,作一种品质象征,清必生廉;所谓廉,是指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公正无私、勤能自律、明辨事理、光明磊落等高尚品德。廉,首先是一个人的基础品德,然后才派生出廉政、廉企、廉教等种种社会行为;所谓镰,取意富有双向功能的操作性:即收获,又割除。收获思想的、精神的、文化的稼穑,革除腐败文化的杂草。”
在2009年12月28日的《莲廉镰》廉文化蒙学读本研讨会上,作者邓红锦说到,现在有关廉文化的书,都是厚厚的一大本,很像工作总结,传播效果较差,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广大家庭的亲子读本,为廉文化的传播作贡献。来自清华、复旦、人大、华东师大、苏大、云大等名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均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研讨会上,该读本的策划人、安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焦林介绍,这本读本即将进入安宁市的所有学校,让每个学生、老师人手一本,每个公务员人手一本;通过小学生的传唱,从小就有一个是非标准,让廉文化深入人心。
学生学“廉”
联系生活形式多样
从今年春季开始,《莲廉镰》作为“市本教材”在安宁全市35所中小学进行推广,小学阶段重点在5至6年级开设课程,初高中阶段重点在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开设,每周安排1个课时,由专任教师负责。
在廉洁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安宁市并没有拘泥于书本,而是以《莲廉镰》为载体,通过鲜活多样的主题活动将之推广开来。记者日前随安宁市纪委工作人员走进昆钢三小、宝兴学校、安宁一小和安宁二中四所学校,看到师生们对廉文化的学习、教育热,老师用《莲廉镰》读本和我国经典廉文化作品,借助幻灯、录像等,以鲜活的事例,宣讲莲的品格和做人道理。
昆钢实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可花了不少心思,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采访小组、表演小组、宣传小组等若干个小组,以《莲廉镰》为内容,深入到学校、机关、社区和学生家里,收集古今廉政事例、故事、格言、儿歌、小品等。通过讲故事、诗朗诵,现场访问表演三句半、话剧,手抄报、格言、漫画等,愉快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廉政文化教育。老师们则根据学校实际,以“廉政建设我参与”为总课题,设计若干个子课题,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引导学生以社会实践和实际行动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
“在竞选班委时,如果有人提出用请吃肯德基换你的选票,你该怎么办?”日前在安宁二中的一场“校本课程”上,老师向初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也是《莲廉镰》读本在各学校开设课程的缩影。
老师说“廉”
提高自身寓教于乐
“从小就在学生心中撒播下‘廉’的种子,就能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说起廉政文化进校园,安宁宝兴学校的老师黄丕金可谓滔滔不绝。作为历史老师,黄丕金已经教了7年多的中学历史课程,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他来说早已烂记于心。然而,在他拿到《莲廉镰》读本时,却再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和新鲜感。
“国人谈廉节,言必出诸葛亮、魏征、包拯,然再追问之,则恍恍然。今读《莲廉镰》始之秉练德者如漫天星辰,更有千万同道者,无法一一垂青。”提起《莲廉镰》黄丕金眼里掩饰不住地兴奋,他说,要授人于廉,自己就必须学廉、懂廉,而且必须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懂。
李小芳是安宁建工小学的音乐老师,初见这位老师时,柔弱的模样很难想象出她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样子。作为说“廉”大赛的参赛选手,李小芳在课后没少花功夫。早在半月前接到通知,她就开始着手准备,请教身边的同事,总结主题班会的经验,《莲廉镰》读本上密密麻麻作了不少标注。她说,自己很享受这个过程,也从中体会到了寓教于乐的乐趣。
长效推“廉”
植根校园推广开来
在安宁市的35所中小学中,学生老师人手一本的《莲廉镰》由政府免费提供,并实行教材循环使用,这本身就体现了“廉”之精神。
据安宁市教育局局长蒋红雨介绍,这次廉文化教育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将持续到今年10月。在各中小学校,老师将结合学习《莲廉镰》读本,在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队会和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廉文化”教育等形式,开展中国传统“廉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培养师生的廉洁观念和品质,增强师生勤廉意识,推动教育系统勤廉建设。
据了解,安宁市将形成依托《莲廉镰》读本的“廉文化”推广长效机制,并有意在说“廉”大赛的基础上,选出“名师”进行不断的专业指导提高,打造出平民化的讲坛新秀,开展受众更为广泛的类似央视《百家讲坛》的本土平民讲坛活动,从而将“廉文化”从校园推广至更广的社会面。记者达娃·梅朵报道
《莲廉镰》片断节选
昔子罕 逢献宝 玉即美 廉亦好
【提示】
子罕是春秋时宋国大夫,为官清正无私。有一天,一个人拿着一块宝玉,想要献给他,被他谢绝。献宝人以为子罕不识玉,就解释说,这是农民耕作时从地中挖掘出来的,我特意请珠宝匠鉴定过,确实是宝石,所以献给您,请您一定收下。子罕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你将宝石给了我,那么我们俩都会失掉自己的珍宝。相反,我不接受你的宝玉,我们两人也就都保留了自己的珍宝。
这个故事简单明了地说出了一个深邃的道理,人是各持其宝的。宝在你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如果不知道,眼里就只有别人的宝。拿了别人的宝,其实你就没有宝了,别人也没有了。
可见贪占的行为其实是盲目的,所谓“利令智昏”,摆在眼前的利益激发了私欲的膨胀,心智就往往下降,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