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拓展一站式服务领域,强化对政务、村务公开的监督,探索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贵州省织金县猫场镇于今年6月初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纪委委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便民廉政服务进村工作组,践行“预约在农家、问需在农家、服务在农家、满意在农家”宗旨,深入全镇十九个村开展巡回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工作组到那个村工作,提前三天在该村发布公告,公布服务时间、地点、服务内容、参加服务单位等。全镇19个村每村每月至少巡回服务一次,工作组除集司法、综治、公安、国土、计生、安监、社会事务办、纪检、信访等部门集中开展服务外,还根据工作实际推行预约上门服务,问需上门服务,对群众所需办理事项实行限时办结和廉政承诺。工作组除向群众提供廉政服务外,还担负一项重要职责,即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监督,重点在村务公开中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涉农收费,补灾救剂款物,村级财务收支等方面。
推行便民廉政服务工作组进村制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拓展。该镇自2006年设立镇政务服务中心以来,群众到中心接受服务的极少,且中心只能赶场天提供服务,使政务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组建便民廉政服务工作组进村,真正使群众与政务服务实现零距离接触,提高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增强了政务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深化了廉政文化的普及率,有效提高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组在国江村工作时,一位唐姓村民告诉笔者,以前找村干请他们帮办一个宅基地手续,他们老是推搪,说手续复杂得很,你们一来就什么都清楚了。
推进便民廉政服务工作组进村制助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由于和老百姓零距离接触真正实现了政策公开、服务公开,通过推行限时办结和廉政承诺有效杜绝了 “吃、拿、卡、要”现象,有效揭制个别部门干部和村居干部的腐败现象。在对村级事务监督和承接老百姓的诉求反映中,发现四甲村村务公开项目不全,百姓反映某村干贪污救济款。镇纪委及时调查处理,除收回救剂款重新发放并对该村干给予严肃的纪律处分。云峰村反映一村干包庇儿子的计生问题,镇纪委调查属时后报镇党委对该村干作免职处理。通过以上问题的严肃处理,对广大村干部产生了深刻的警醒,进一步强化了村干的自我约束意识。
推行便民廉政服务工作组进村制拓宽信访渠道。工作组在实地工作中积极协调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不能解决的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诉求渠道解决,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开展以来,共处理群众信访案件23件,通过各种渠道全部办结,全镇在奥运和残奥会期间实现到省进京“零非访”目标。(付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