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你们给咱一个说法,不然这笔补偿款就成糊涂账了!”近日,面对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干部回访,该县永平镇南谷村村民朱明良表示,问题水落石出,大家心气也顺了。
此前,该村76户农户银行账户同时拨入一笔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青苗补偿款,金额从30元到17万元不等。由于金额悬殊,部分村民对补偿款有异议,便将情况反映到县纪委监委,该县纪委监委立即派出调查组核实。
青苗补助范围有哪些?标准如何?株数和面积是否存在虚报?带着这些疑问,调查组先后调取了项目补偿统计花名册、资金支出审批单、银行发放流水等材料,与14名相关工作人员和多户农户进行逐一核实。
经查,该项目按补偿条件应该拨付农户补偿款122万余元,实际拨付216万余元,超额拨付94万余元。造成超额拨付的主要原因是虚报补偿地块面积和地块附着物株数。
“作为项目实施的具体负责部门,你们对补偿统计数据是怎样审核把关的?”调查组与镇自然资源管理所负责人刘某直谈问题关键。
“小组长将补偿统计表报上来后,我以为他们已经同农户核实确认过,就直接签字上报了。”刘某支支吾吾地回答。
“看到刘所长签过字,我以为项目实施部门已经核实过,就直接签字同意了。”在调查组向镇分管领导李某了解情况时,其回答依然是“我以为他们已经核实了”。
原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组进村后只与村、组干部召开过一次宣传政策会,之后就没有开展具体核实工作。村干部便以农户自报、统计加估计等方式,对地块附着物进行统计,且让农户签字后未经张榜公示,便直接上报至镇政府。最后,在层层未审核把关但层层签字的情况下,错误地发放了第一次补偿款。
最终,景谷县纪委监委对该镇与项目工作有关的4名班子成员和7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问责追责。同时,向该镇党委政府发出了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收回多拨付的补偿款,整顿党员干部作风,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通讯员 钱显清 黄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