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理论网编者按: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消息一出,国内舆论一片欢呼。因为与以往中央要求改变作风的文件不同,这次公布的八项规定是针对政治局委员自己的,是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决心以身作则的态度公示,体现了“实干兴邦”的态度和魄力、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形象,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复兴之路增添助力。 八项规定的内容:
·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
·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为何出台八项规定?
“中央政治局出台的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作风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这八项规定虽针对的是政治局成员,但它对各级党政干部改进作风都应产生实质性的传递效应。这不仅应导致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工作作风的转变,也必须彻底压制他们对上一级领导干部做超规定接待安排的冲动。必须让所有干部们都清楚,超规定“照顾”上级领导,是不负责任坑害他人的举动。上下级领导干部共同遵守规定的默契对这轮作风整改的成功至关重要。
八项规定有何特点?
细读“八项规定”发现,“八项规定”紧紧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核心,其中有五条直接用“改进”来表述和强调,内容上可用务实、勤政、廉政及密切联系群众来概括。
“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工作方式
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要了解真情况,解决真问题,不许走过场,不许搞形式主义。一言以蔽之:到基层不要兴师动众,不要铺张浪费,而要针对问题,扎实调研;到基层不是去摆架子,而是去办实事。
“八项规定”,强调要勤政廉政
“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在改进调查研究一条中,既向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改进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改进的方法;而第一、四、五和第八条都特别强调了勤政廉政。因为只有勤于政事,才能真正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也才敢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也才有能力去解决比较集中的矛盾与困难,也才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只有厉行节约才能真正做到廉洁从政。
“八项规定”,强调求真务实
改进会风、改进文风和改进新闻报道三条特别突出地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使简明扼要,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成为会议、文件、新闻报道的最高要求,使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腾出精力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多办一些实事;使办实事,出实绩成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八项规定”,强调紧密联系群众
改进警卫工作一条特别引人注目,“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紧密联系群众的决心,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与群众之间不应有空间和心灵的距离,领导干部犹其如此,减少交通管制非常好地体现了亲民、不扰民的原则,相信会得到13亿人的欢迎。
如何确保八项规定落实?
“怎么确保这些新规定落到实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中央政治局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特别强调了从上到下抓落实。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谢志强说,最近一段时间,从开会不准念稿子,到要求少讲客套话,再到与艾滋病患者等普通群众面对面交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作风方面已经起到了表率作用,其影响力必定是全国性的,必定带来新风尚、新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贯彻落实办法,狠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各界对八项规定反响强烈
【新闻媒体】
新华时评:转作风,率先垂范最有力
转作风,率先垂范最有力。这次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不仅就加强调查研究、克服形式主义、改进会风文风、厉行勤俭节约等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了检查执行情况的措施,而且特别强调,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带头执行规定。最近一段时间,从开会不准念稿子,到要求少讲客套话,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作风方面已经起到了表率作用。中央率先垂范,将会产生一级带动一级的强大推力,取得改进作风的实效。
人民日报:以作风正党风 以党风赢民心
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改进作风的八项举措,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改进作风的重要意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拿出行动,身体力行,把力量凝聚到贯彻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心思用到解决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来,把精力投入到维护群众利益、克服民生困难上来,取信于民、凝聚共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光明日报:从严治党的庄严承诺
“八项规定”是一个庄严承诺,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中国未来施政的动向。“八项规定”句句是实在话、贴心话。对于满怀期待的中国百姓而言,这个规定如同传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样的声音——“我们明白”、“我们理解”、“我们正在努力”。这个声音也应该成为端正党风政风、抵制不良之风、转变社会风气的战鼓,为中国发展带来新的强大的动力。
经济日报:“实”字当头转作风
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条条切中时弊,句句求真务实,直指人民群众极其反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充分表明了中央摒弃空谈、实干兴邦的坚定决心。人们衷心期待,文风会风的转变能够把党的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带来党风政风的切实转变,使我们党始终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以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新的胜利。
央视:一个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
抓作风建设,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在全国人民面前做出这样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既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力度,也显示出对人民期待的尊重和回应。八项规定,就像八枚手术刀,指向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值得改进提高之处,让工作作风恢复健康和活力。这些措施,既扎实,又具体,让老百姓一下子就看到了我们党、中央政治局真心实意改进作风、贴近百姓的诚意和决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新风扑面而来。
【专家学者】
中央党校教授谢志强:这八项规定,体现出针对性,突出可操作性,有助于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真正化为实际行动。明确细化的规定,监督惩处的措施,为抓好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这些规定针对的都是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为民的执政新风,显示了党中央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
北京大学教授李成言: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将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党中央出台八项新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干部群众】
北京市延庆县四海镇党委书记李凤云:中央从自身做起,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十分明确细致,这既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更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模范和表率。
武汉市委办公厅干部李家琪:“实干兴邦”,首先要转变作风。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八项规定,对转变作风从制度上作了“硬杠杠”,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从严治党的决心,体现了“实干兴邦”的态度和魄力。
吉林大学硕士生导师严峻:八项规定,字字深入人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抓准了未来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这体现了党中央把群众利益和基层实际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郑重的承诺。希望中央在出台八项规定之后,有关部门制定一些可操作性强的细则,把好政策都落到实处。(作者: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