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或一部门任职免不了在行权履职中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矛盾,甚至会经常遇到意想不到的难事情,处理得好就会一帆风顺,否则就会带来许多麻烦和严重后果,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是意志坚强、永不言弃,要以逆势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用心做事,用积极的心态做事,用正确的观念做事,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做好,在面对困难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冲出困境也要上,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困难中想办法、在无望中创造可能、在可能中办成事情。多思考问题,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现场,多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到多想事、多干事,主动在条件艰苦,形势复杂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多思考、多调研,善于从困境或逆境中找到出路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敢面对而左推右躲,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特别是在处理剌手问题时畏缩不前,将造成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群众意见越来越大,由于畏缩,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延误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致使一些工作更加难以开展,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破解难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一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说的的确不错,困难面前、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的一把尺子和一面镜子,也是考验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的试金石,可以肯定地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有少数的党员干部在大事难事面前,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躲躲闪闪,推诿责任,不敢担当责任,不愿担当责任,不会担当重任,投机取巧,拈轻怕重,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官避事平生耻”。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面对社会深刻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矛盾凸显,经济社会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至关重要。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主动把握机遇,才能积极应对挑战,尽心尽责,发挥主观能动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才能带领群众有所作为。敢于担当的前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如果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没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事业是不可能成功的,敢于担当说到底就是一种良好的官德,必须要有敢于肩挑担子,背负责任,有所作为,对人民负责,对工作负责的一种能力。其次要有真本事、真本领,要有胆识和魄力。胸有成竹,举措有力事半功倍,胸中无数不知所措、遇事举棋不定,错失良机。没有真本事、真本领敢于担当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错。因此,敢于担当必须要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外,还需要智慧。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担当是一种责任,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领导干部所表现出来的担当不应是蛮干、盲干、乱干,而应是科学合理的巧干、精干、实干。再是敢于担当要有勇气和良知。大石拦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面对困难之所以会有弱者强者之分,关键在于两者的境界不同。勇者敢于担当,他们除了有勇气还有良知,想到的是他人,是大家,品质是崇高和伟大的。而弱者害怕担当,想到的是自己,只顾个人利益得失,心中盘算的是自己那点小九九,这种人自然是卑微的,渺小的。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操守。作为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勤于担当、善于担当,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要努力克服经验少、阅历浅的客观制约,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提升素质,提高自己敢于担当的素质和能力。敢于担当既是责任问题,也是党性问题,既是精神问题,也是能力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责任、一种自觉境界、一种拼搏意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因此说,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敢于担当就是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困难不退缩,面对责任敢担当,敢于打破常规,摆脱定式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进而得到创新,在创新中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事业的发展贵在改革创新,创新就能柳暗花明,创新就能绝处逢生,领导干部要善于总结新经验,敢于创新思路,勇于迎接新挑战,在创新探索中体现才华,在解决矛盾中不断成长,在处理问题中不断成熟。工作创新既是一种工作需要、工作责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创新是一种工作激情,富有激情的人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在工作中没有办法可以想出办法,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缺乏激情精神就会萎靡不振,遇到困难也会畏难发愁,怨天尤人,做不好工作,办不成事情。
二是敢于讲真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讲真话是我们党历来所倡导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心胸坦荡的表现。领导干部要摆正位置,既要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对待,又不能忘记自己是领导身份,作为普通党员干部自己就不能以领导者自居高高在上,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勇于承认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带头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要敢于揭短,对于自身的问题要严于解剖,勇于亮丑,在问题面前一是一,二是二,不回避问题和矛盾,不随波逐流,要善于倾听真话和讲真话,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首先衡量党员领导干部是否讲真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敢不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开展批评中能不能打破情面,进行一针见血的针砭,达到指出缺点、改进错误、促进团结的效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怕有缺点和错误,怕的是死不认错,知错不改,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非凡的胆量敢于向自己挑战,开展好自我批评,在自我批评中一定要从党性原则的高度出发摒弃私心杂念,积极认真地查找自己的问题,不顾忌“面子”避重就轻,不罗列现象,避实就虚,不“戴大帽子”空泛议论,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出发点,对同事的缺点错误直言不讳提出意见,实事求是分析原因,真诚实意给予帮助,真正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其次讲真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克服一些错误倾向。在党员领导干部讲真话、听真话上还存在一些错误倾向,严重影响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有的同志总是认为在民主生活会上讲真话起不了作用,即使讲了真话别人也未必会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弄不好反而会因此与一些同志结下怨仇,得罪人,因此,栽刺不如栽花,还是不讲为好,即使讲真话只讲好的一面,谈成绩头头是道,一旦涉及到问题和不足就避而不讲或是隔靴搔痒,有的甚至是反对讲真话,有的是不讲原则的团结,明知不对不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因本单位或群体,本人的利益关系置国家社会利益不顾,隐瞒事实真相,学会撒谎说瞎话等,要克服这些错误倾向,必须要在民主生活会上形成一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良好风尚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存在任何人身攻击,不存在任何恶意批评的良好氛围。再是讲真话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凝聚智慧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敢于讲真话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起码素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的成功的方法,只有采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只有发扬党内民主在党内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气,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才能把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领导干部在敢于讲真话的同时还要带头讲真话,少听或者不听那些违心的奉承话,奉承话虽然好听悦耳,但虚伪不实在,太假,对事业的发展没有好处,敢于讲真话就能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就能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和挫折,也是确保党员干部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的重要途径。假若,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民主作风,不开展批评,不让人批评甚至压制批评,搞家长制“一言堂”喜欢拍马屁、听假话,这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在作怪,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反对个人主义,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增强民主意识,树立民主作风,要自觉接受监督制约,不能因为职务高就自命不凡,不能因为阅历广就凭资论道。讲真话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防止和克服个人主义,牢记党的宗旨,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要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赶超发展的思想,多办实事,少讲空话。凡大谈理论不谈实际的人,只会搞一些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这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我们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态度,才能把握和发展好一个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外乎两种思想,一种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或者说等钱攒够了才办事或无钱不办事。循规蹈矩,就米下锅,被事情牵着鼻子走,思想僵硬不灵活,在某种程度上耽误和延误了发展的时机。另一种是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不管吃多少亏受多少苦,付出多少代价也要成功,抓住机遇,拒绝等、看、靠,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赶超发展的思想所起的作用,是因为他们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考察、调研、论证定下的一个目标,必须付诸行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领导干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政理念,不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更不能搞豆腐渣工程,要因地制宜,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多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实在有用,群众放心满意,既能发挥社会效益,又能发挥经济效益的惠民工程。
二是坚持党务政务阳光化,接受组织群众的监督自觉维护党的纪律。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利益,坚持党务政务运行过程公开是提高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诚信力,是规范党务政务行为,是让广大群众知晓和参与的重要渠道,是接受群众监督的有力表现。党务政务阳光化不是停留在形式上,也不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它必须是在内容上要真实,在制度上要过硬,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凡弄虚作假者,应当追究责任,要把党务,政务阳光化,就必须要用铁的纪律、钢的意志来监督检查和执行,坚持进行电视问政、敢于坦诚面对质疑,向社会公众公开承诺,接受组织与群众的监督,养成一种自觉接受监督、愿意接受监督、带头接受监督、敢于接受监督的良好习惯,把对自己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对自己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对监督不设防,对监督不设卡,积极配合监督,做一个政治合格、思想廉洁、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作者单位:湖南新田县第四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