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理论研讨 > 正文

从“持烛燃鬓”谈干部“善下”


发表时间:2012/10/08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魏国公韩琦是北宋名将,一次夜里,他伏案思考军务大事,可为他持烛照明的侍卫却走了神,一不小心,手持的蜡烛烧了他鬓角的头发。韩琦只是用衣袖蹭了蹭鬓角又继续认真伏案办公。事后,他发现侍卫换了,担心惩罚那名侍卫,就叫来侍卫长说,不要替换他。官兵闻之,都为韩琦的“善下”行为而感动,结果,全体官兵一次次战胜顽敌,履立战功。(摘自《领导科学》)

韩琦之所以拥有“持烛燃鬓,善下自大”的美名,就是因为他“善下”的美好品质。古人有诗曰:“善下斯为大,能虚自有容。”“善下”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当具备这种“善下”的可贵品质,扎根群众心中,真真正正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领导干部要“善下”就要树立美好的“人格”,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下属。对待下属,要以仁慈宽爱之心,爱护关心他们。下属本身就对领导存在敬畏感,有的甚至害怕见到领导,出现一些小失误也在所难免,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以一种宽厚容人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平常要多关心他们的冷暖,多与他们交交心,拉近与下属的距离,只有这样下属才会对你怀有一颗真心、一颗忠心。

我还记得那个感动世界人民的情节:2010年胡锦涛主席访问葡萄牙,当他走上检阅台,嘹亮的号声让一匹棕色骏马突然受惊,马背上的骑兵一下子被抛到石头地面上。检阅结束后,胡主席没有马上去乘车,而是径直走向这位骑兵,询问他的情况,两次拥抱了他,这位骑兵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善下”的魅力,不是刻意的做作,也不是假意的关怀,体现在下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最需要理解和关怀的地方。每一位领导干部不妨都能做到下面的场景:给门口的保安一个微笑,给身边的下属一个鼓励,给普通的群众一份耐心。这些都是“善下”,都是伟大的却又是平凡的。

领导干部“善下”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事迹,就在你的举手投足间,就在你的细微动作中,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内心深处。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