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这是事后诸葛亮们的醒世名言,悔恨意味够深沉的。说来也是,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贤士、官吏,却因“当初”不慎,“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因为在“当初”,人们没有甚至无法预见“今日”之祸患,放大了胆子去“当初”,以致积小成大,积大成灾,祸患甚深,悔之莫及。
我们在观看警示教育片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被查处的贪官挂在嘴边利用率最多的一句话——悔不当初啊!”这些人在刚走上领导岗位,面对群众进行廉政宣誓时也曾信誓旦旦: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绝不辜负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然而在公与私、是与非面前他们却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万事皆有初。任何行为的发生,无不与当初不慎湿了“第一脚”有直接关系。第一道“闸门”一旦被冲开、第一道“防线”一旦被攻破,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如浙江省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听到死刑判决后曾说:“对于一次一次地举报,我都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使我没有悬崖勒马及时去改正错误,而是去掩盖错误,企图蒙混过关,致使自己的胆子越来越大,错误越犯越大,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又如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文强临刑前忏悔得更加强烈:“我到现在才明白,薄熙来书记说‘当干部,一要干活,二要干净’一席话的含义,但是现在都晚了……我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父母。父母让我做个好官,但我让他们失望了……”
凭心而论,许迈永也好,文强也罢,乃至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等等这些贪官也曾有过叱咤风云,为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后来却经不住酒绿灯红的考验,在金钱、权力、女色面前败下阵来。这些人初入仕途,也曾信誓旦旦,气壮山河,即使初干坏事时,也非胆大妄为,曾经犹豫过、心虚过、自责过,但没有把好第一关,没有守住第一道防线,以“就干这一次”为托词原谅自己、放纵自己,以至于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毒品,只吸一口,便终生难戒;赌博,只参与一次,即赌瘾上心;腐败,源于小恩小惠;堤溃,起于蚁穴……这就是始于初、起于小、毁于大的千古一理也!
“初之不慎,后患无穷。”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守身如玉”,保持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就一定要“慎初”。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牢牢地把握自己,做到一尘不染,一念不存,自警、自省、自勉、自励;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退避三舍”,“不越雷池一步”;真正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去的坚决不去,不该拿的坚决不拿,把好第一道防线,永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