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查处10个方面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在近日召开的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上,中央高层再次重申,在继续加大力度查办大案要案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把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据6月3日《瞭望》)
中央高层再次重申要着力查处10个方面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被广大民众戏称为反腐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苍蝇”。然而当前基层反腐却存在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拍苍蝇”总是在等、总是在靠“打虎英雄武松”。
武松是“打虎英雄”,他能打虎,敢打虎,善打虎。现实的反腐败斗争中,也依然有很多“老虎”需要“武松”来打。但是看新闻报道,有很多腐败案件的查处,并不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级查办的,而是由上级督办、交办,要结果的案件,甚至有一些还是由上级机关直接参与查办的案件。这些本属“苍蝇”的腐败分子,却要靠“武松”来打。下级对本级所管辖的“苍蝇”,不仅是不敢拍,就是平时的管理,也是畏首畏脚。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上级的明查暗访总算能大丰收,而本级自查却往往是无果而终。
让“武松”来“拍苍蝇”,其实这是“大炮打蚊子”式的大材小用,是地方的一种懒政、庸政行为。让“武松打虎”是在发挥他的特长,而让武松用打虎棒来拍苍蝇,即使能棒棒毙命,但是也不能棒打一片。这样效果甚微,会让一些“苍蝇”心存侥幸,毕竟“武松”有限,毕竟“独棒难成网”,他们不能分身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会让“苍蝇”繁殖生存的机率大增。
之所以基层反腐会出现等靠“武松”“拍苍蝇”的现象,一是因为错误的“人情观”,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很多人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即使发现腐败的苗头,往往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会网开一面。二是因为错误的政绩观,基层反腐拍多了苍蝇,会影响本级的政绩,拍的苍蝇越多,说明本级干部管理监督越松懈,存在的问题也越多,如果干部管理监督到位,就不会出现很多的苍蝇。三是因为挥拍者力量不够,苍蝇一般长的身强力壮,一般苍蝇都拍不死,甚至是“拍苍蝇”不死反而震麻手。
所以,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能总是等靠“武松”来“拍苍蝇”,而是必须要做到谁的事情谁做,谁的责任谁负,谁的苍蝇谁拍,形成逐级“拍苍蝇”的良性运动。要想这样,一是要强固苍蝇拍,教会基层拍苍蝇的招数;二是要放权,给基层拍苍蝇更大的权利;三是要对于放任“苍蝇”横行的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是“拍苍蝇”的长久之道,才能还基层一片没有“苍蝇横行”的纯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