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廉洁是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多年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障了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了建设廉洁城市的战略目标,全面拓展反腐倡廉建设新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有效地防治腐败。
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重视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一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随着市场的繁荣,项目大量上马,资金快速流动,掌握审批权的人成为各种利益追逐的对象,因腐败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党员干部,其腐败行为大多是利用手中权力“批”出来的。二是腐败阻碍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腐败行为通过权力寻租,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降低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侵蚀改革开放成果,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的区域由于腐败问题发展滞后;一些知名企业由于腐败问题破产倒闭;一些领导干部由于腐败问题付出了沉重代价。因此,只有不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铲除腐败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土壤,才能确保发展的正确方向。
反腐倡廉必须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必须围绕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一要大幅削减行政审批,尽量减少腐败机会。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紧盯土地转让、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资金监管等方面的限制性审批权,对不是基于公共利益需要的审批一律削减,对能够让市场配置的一律让市场配置,对能够转移给社会承担的一律转移,对必须保留的审批和核准事项实行法定化、规范化,明确审批标准和程序,精简审批流程,切断“权力寻租”的纽带。二要大力培育要素市场,防止资源配置中的腐败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制度创新,引入招投标制度;借鉴香港经验,积极探索政府工程集中管理体制,有效遏制政府工程腐败;大力推动土地管理和产权交易制度创新,实现经营性用地的完全市场化配置,消除土地审批产生的腐败机会;深化政府采购制度创新,实行全程网上采购等制度,实现政府采购的优质廉洁。三要深化权力公开运行,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要着力推进“阳光政府”建设,重点建设网上审批、网上执法反馈、网上公共服务、网上公共资源交易和网上监督五大系统,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行政权力网上运行,行政活动网上可视。
建设廉洁城市,拓展反腐倡廉工作领域。建设廉洁城市,是深圳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纪委工作部署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廉洁城市,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以党员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为重点,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道德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拓展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深化惩防体系建设。深圳肩负着中央赋予的“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历史使命,必须要有先进的制度作保障。要着力推进制度建设的“二次创新”,凡是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制度,都要尽快制定实施;凡是在执行中被证明超越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实际的制度,都要及时调整;凡是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国内外先进制度,都要大胆学习借鉴。要积极探索社会领域防治腐败新路径,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倡导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权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司法廉洁公正,提升市民法律素质。建立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组织、中介机构、非公有制企业等领域的党组织建设。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机关公信力,促进行业廉洁从业,倡导市民诚实守法,健全诚信体系。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弘扬廉洁文化,形成建设廉洁城市的良好氛围。(作者周林祥系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