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长赵正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要不负苍天、不负民,这是老百姓对我的期望,也是我的人生追求。因为群众的满足就是我们的满足,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谁让我们现在在这个岗位上!在省长岗位上就要尽职尽力,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多为群众谋利益。(据6月13日《学习时报》)
记得一年前赵正永出任陕西代省长时,一句“不负苍天、不负民”的履职讲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赢得阵阵掌声。值得思考的是,各级领导都要把“不负苍天、不负民”作为从政的“座右铭”,以此激励自己履职尽责、干事创业。
不可否认,部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淡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上不推不动,没有想干工作、干好工作的责任意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麻木不仁,互相掣肘,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把小事变大,把矛盾上交。有的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主观能动性差,消极依赖思想严重,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往往是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意见、有了意见等经验、有了经验等支持。有的进取心不强,总以为自己的工作还可以、没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没有紧迫感,四平八稳,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看不到存在的问题,找不到工作的结合点,突不破重点,攻不下难点,工作长期没有起色,打不开局面,为官一任多年,政绩平平,“山河未改,依然如故”。
干部的权力说到底就是干事的责任。职位越高,干事创业的平台就越大,责任就越重。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担负着组织期待,承载着群众期盼。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把应承担的任务承担好,把应完成的使命完成好,时刻把干事创业放在第一位,视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竭力干事,勤勉干事。干部要讲党性,也要讲良心。领导干部岗位好,手上也有一定的权力,但这是党和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回答记者问时,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总理的这段话进一步表明,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各级干部必须牢记执政为民的使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爱民为民、造福于民,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当然,要做到“不负苍天、不负民”,不能只是挂在嘴上,更要落在行动上。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想提高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信任度、认可度,就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受群众欢迎的事情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做到诚实守信办好人民委托的事,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急需的事,公道正派办好人民关注的事,求真务实办好人民普遍得实惠的事,勇于创新办好人民长期受益的事。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风正气足的良好氛围。
“不负苍天、不负民”,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责任。领导干部要有“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爱岗敬业,勤政优政,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作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平台,做到不负党心、不违民心、不愧良心,做一个“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