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副书记干以胜6日介绍,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利用网络举报平台,通过网络方式举报的信访件数量大幅增加。有关纪检监察机关还对网上曝光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及时进行了查处(1月6日新华社)。 无独有偶。去年12月29日,我国首次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也首肯网络监督的作用,称“网络监督”是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监督方式。
从反腐白皮书首肯网络监督作用,到中纪委要求各地充分利用网络举报方式查处腐败,网络正上升为公民参与反腐的重要平台,这不仅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具有反腐领域的风向标意义。据了解,中纪委监察部已将“网络监督”列为党风廉政理论研究专项基金项目,把网络监督的反腐功能、现状及对策研究列为重大课题。因此,如何让“网络反腐”走得更远,已成为摆在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
网络已成为公众参政的重要手段,也是反腐的利器。业内人士称,网友通过网络举报,是一种最经济、最便捷、最保密和互动性强的方式。但也正因如此,网络举报面广量大,涉及到一些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地方丑闻,容易遭到权力的操控、排斥甚至打压。因此,如何让网络举报的管道更畅通,防止权力的侵袭应该首当其冲。
当前,随着网络反腐的异军突起,形形色色的职业删帖公司也纷纷出笼,他们打着网络科技的旗号,做着“拿钱消灾”的生意。在金钱的运作下,一些帖子的确被删除了,一些网站也的确被“公关”了。防止金钱对权力的挟持,同样是充分发挥网络作为反腐重要平台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比权力和金钱的侵袭、破坏,纪检监察部门的漠视,给网友的挫败感和无力感或许会更强烈。唯有纪检监察部门、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反腐才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切实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应该作为考验各级政府、各部门舆情监控和反馈机制的“试金石”。
当然,阻碍网络反腐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何扫除障碍,让网络反腐不偏激、不极化,不受干扰、不被打击,势必成为需要全社会付出艰辛努力的长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