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理论研讨 > 正文

治理“软环境”须用“硬手段”


发表时间:2009/05/12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软环境”是指相对于资本、技术、生产资料等而言,系物质硬件以外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主要指政务、法制、投资、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环境。优良的“软环境”不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更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原动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必须要用行政手段、监控手段、查处手段这些“硬手段”,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做好“结合”文章。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结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源头治腐力度,从制度建设入手,解决“吃、拿、卡、要、报”等问题。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地方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狠抓任务落实,保证政令畅通。结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形成遵规守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完成“四项任务”。一要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教育和引导各级公务员、承担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公职人员提高素质和能力,增强执政为民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强化廉洁从政教育,杜绝不勤不廉行为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的发生。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权力点”、“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积极开展为企业服务和解难活动,更多地从政策、制度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认真为重大工业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搞好服务,建立和实行重大投资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跟踪测评制和重大投资项目流失问责制。加大纠风整治力度,推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二要扩大政务公开效果。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规范行政职权,依法合理确定人员、机构、职责权限,全面公开行使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投诉举报等内容。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重点对决策过程和重大事项办理结果进行公开,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特别是结合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落实,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要求,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用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三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动有关部门、人员、事项、收费全部集中入厅,实施“阳光作业”,同时加快推进集中行政审批全程办事代理“四级”联动建设。坚决查处和纠正“两头办理”等问题。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坚决杜绝乱收费、搭车收费和“跑、冒、滴、漏”等现象。建立健全效能投诉网络,加大电子效能监察力度。四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清理各类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检查事项,规范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明确执法主体。健全规范各类收费、检查、处罚行为制度,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促进依法、公开、文明执法。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程序和规定,从源头上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集中整治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公仆意识。

实现“四个目标”。一是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按照职权法定的要求,认真依法履行职责,权力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办事程序简化规范,办事效率提高,办事难度降低,工作成效明显;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方便快捷、限时办结,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为民、便民”和“亲商、扶商”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等行为得到有效禁止。三是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公务人员的民本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明显提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生、冷、硬、横、拖、推”等现象明显改观。四是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措施落实到位,服务承诺严格兑现,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为投资者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真正把“硬手段”治理落到实处。(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盟委委员、纪委书记)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