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一直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不久前,笔者从《新华网》等媒体上看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近年来经过认真调研,在各方配合、认识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在系统推进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三纳入”(即:把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教育规划;把青少年反腐倡廉意识的培养纳入素质教育规划;把“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规划)工作的同时,把青少年反腐倡廉意识的培养作为重点,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机制,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廉洁教育,将廉洁教育与校园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输入了廉洁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廉洁、诚信、公平、公正意识,使此项工作成为该市探索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一个亮点。
按照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整体部署,该区纪委会同教育部门组织编印了《中小学廉政文化知识教育读本》,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免费向全区中小学发放。同时,他们结合创建廉政文化“六进”(进校园)示范单位为契机,在各校纷纷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会、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写读后感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为了更有直观地教育学生,他们还在校园内专门制作并悬挂廉洁教育名言警句,开辟廉洁文化专栏、长廊等,让学生们在耳闻目染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此外,他们还组织师生积极开展以廉洁教育为内容的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科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将廉洁理念深深地根植于心灵中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他们的这一举措将廉洁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播下,使学生们成长为未来拒腐防变的中间力量和坚实脊梁。
在此,笔者不仅为其拍手叫好。同时,认为今后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化。一是廉洁教育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同时,在教育的内容上,小学低年级可突出诚信教育,高年级则注重认识和理解廉洁的一般行为表现,教育学生不贪婪,有责任心,做事守规矩,讲秩序,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等,初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奠定做人的思想基础。中学生应着重培养正直无私、崇尚正义、维护正义、权力与监督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认清腐败的本质根源和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方式上,增强针对性,提高吸引力。在设及学生利益方面,应多让学生了解民主、程序、公开与监督等社会生活原则。让学生们明白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形成崇廉尚洁为核心的价值观,提高抵御不良习惯侵袭的能力。二是为建立廉洁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学校还要积极探索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校务公开等,充分发挥教师及家长的言传身教示范引导作用,使廉洁意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准则,外化为反腐倡廉的自觉行为。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