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理论研讨 > 正文

理论探讨:“分权制”有利于遏制“一把手”腐败


发表时间:2009/02/16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今年,湖南省将全面推行对党政正职干部的监督。“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而是下大力气监督副职把相应的工作做好,形成对权力制约。(2月11日红网) 权力过度集中,“一把手”总是把持住人、财、物重权,往往容易滋生腐败,这是人们早就捂到的教训。但是,就是下不了实行分权制的决心。人们可以试想,“一把手”如果不开明、不开口,不首先提出实行重权分流,谁还会提出把“一把手”手里的人、财、物权扒拉出来?看来,只有“一把手”立党为公,不怀有以权谋私之心,才能顺利推行分权制。 人、财、物由“一把手”直接统抓统管已成惯例,由来已久,而且顺理成章。现在,“一把手”跳出权力圈,变亲自抓、直接管的实权派,成为超脱的领导者、监督者。这种职能分工的重要调整,丝毫不应该减轻“一把手”对人、财、物领导、管理所承担的责任。直接分管领导不作为,出现失责、失范,甚至腐败现象,作为领导者、监督者的“一把手”,同样难免其责。这样做,只是让“一把手”不陷入事务性圈子,大政方针还要“一把手”拿,日常监督还是不能松。只是,形成了新的工作格局和监督链,打破了“大权独揽,小权不散”的权力垄断。其实,是一种有利于制度防腐的重要措施。 在实行人、财、物分权制之后,湖南还作了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新规定。今年起,实行“三重一大”(重点项目、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以及大额金额)的集体讨论制度,并且正职应该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不能在会前定调,而应该实行集体研究的“末位表态”,即让副职先发表意见,正职最后发言。 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就有效地防止了形式上的分权而实质上的集权。人们见到过,有些领导班子议大事、决策大事,看“一把手”的脸,听“一把手”的音。“一把手”私下串通,预先定调,暗箱操作,会上走走过场形式,使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成了摆设,成了隐形的“一把手”说了算。看来是分权,实质上是“保姆的钥匙——当家不做主”,还是“一把手”一人说了算。 湖南省纪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开展预防腐败试点工作为抓手,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主线,以推进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尝试。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