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用监控机制”。建国后,我们党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出现“廉政文化”的表述,把“廉政文化”写入十七大报告,说明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高度肯定,更表明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那么按照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怎样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开展工作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搞好结合,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建设、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当做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开展党风廉政宣教工作的同时,自觉地引导廉政文化,从而建设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当前廉政文化在认识上、组织上和落实上仍有一些问题需加以解决,否则必将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全局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克服那些简单的模糊认识,廉政文化不是“上大课、做报告、树典型”或认为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几个反腐案例,几块铁牌子等等。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是党的建设的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齐抓共管,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委必须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正规”议程;纪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纪检、组织和宣传三家要既通力协作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部门“大宣教”合力的示范作用。
二、提高认识,下大力组织协调,形成廉政文化建设浓厚氛围。廉政文化建设是我们党在多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取得的经验。因为反腐败工作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较量。而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根本性、长时期的,其影响方式也是潜移默化、和风细雨、随时随地的。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提高对廉政文化的思想认识,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宣传、文化、广电、报纸、党校、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形成全党全社会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我们应该站在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对廉政文化的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和把握,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核心问题,通过文化的力量,着力纯洁党的执政主体,筑牢党的执政基础,使其形成浓厚的氛围,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研究创新,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深入研究廉政文化,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廉政思想,特别是深入研究江泽民同志的廉政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密切联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从广大干部创造的经验中汲取理论研究的营养;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廉政文化课题的研究,积极吸纳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理论研究队伍中来,广泛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理论研讨活动,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面和影响面,切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
四、发挥优势,注重发挥好现有各种阵地和载体的作用。近年来,我区建设了各种廉政文化阵地,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广场、示范社区,各系统普遍建立的政务、校务、厂务、村务公开栏,各委、办、局在网络上开设了廉政网站,纪检监察信息等。通过这些阵地,广泛宣传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成为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在利用好这些阵地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形成有效的廉政文化载体,如做反腐倡廉报告,专题教育活动,开展反腐倡廉征文和文艺汇演活动,征集廉政公益广告、漫画和廉政对联、廉政格言,发手机廉政短信等,生动活泼,吸引力强,同时还要充分运用各种法制宣传载体,拓展了廉政教育的内涵,扩大了廉政宣传的影响,营造守廉、尊廉、崇廉的浓厚氛围。
五、因地制宜,形成品牌和特色,建立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廉政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形成品牌和特色,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先根据本区实际,因地制宜,找准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点,体现出特色。08年我们推出了完善“五项机制”,打造“四个一”亮点,建设南开特色廉政文化,获得区委创新工作奖。事实说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单位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在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把廉政文化溶于本地文化建设和各种文艺活动之中,使廉政文化进一步强化教育深度、拓展文化广度,推进尊廉崇洁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大力协调、配合和积极主动参与。要不断创新途径,在形式上力求体现生动性、多样性,在载体上力求实现融合性,充分利用一切有效载体为廉政文化建设服务,进一步为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不断拓展廉政文化领域,积极寻求廉政文化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结合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廉政文化成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王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