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某村党支部书记陈龙,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操作工程招投标,从中谋取利益,三年间竟收受贿赂80余万元。曾经带领大家致富的能人,是如何沦为“阶下囚”的呢?有村集体经济缺乏有效监管的因素,但是陈龙的“一言堂”更是其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重要诱因。
用这位村官的话说,“开两委会不过是演一场戏给村民看看”,这充分暴露了基层党委班子建设的缺口。事实上,当上“班长”的陈龙独断专行,一些涉及全村利益的重大决定,从表面上看,都是村两委热热闹闹的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可事实上从来没人敢对“班长”的意见说不。结果,这种独断专行成全了他的生财之道,手中的权力就慢慢演变成了耕地复耕、渣土倾倒、污水整治多方面的交易筹码。
“村官”是领着大家伙干事创业奔小康的领路人。如果他们纪律意识与法治观念淡薄,就很容易造成基层民主链条的断裂。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乡土观念、家族纽带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实,往往容易影响党的基层堡垒的民主、科学决策。一些时候,涉及具体耕地、拆迁、水利等利益的决策,更容易成为一把手中饱私囊的“标的”。
正因此,矫正一把手的方位、严肃基层民主的决策机制,是根治“小官大贪”的关键一招。关于党的基层民主,我们有着丰富的治理经验与严密的组织要求。早在1948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中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随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十二条工作方法”,奠定了民主集中制、团结班子成员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则,是今天加强基层党建必须遵循的政治规矩。
党委强不强,关键看“班长”。“班长”的作用,犹如领头雁,既要选好、更要用好。一把手能不能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能不能“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另一方面,集中一定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有了这种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盲目决策与“一言堂”。
开好村两委会绝不是演戏,而是关系村集体发展与村民的切身利益的重要民主议事机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到前边,把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基层党委的工作才能既有“主旋律”,又有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协奏曲”。(中国纪检监察报 井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