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方圆杂谈 > 正文

述职评议要多摆问题


发表时间:2015/12/25 05:56:32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岁末年关,又到述职评议时。怎么述职,又成了一些党员干部“头疼”的问题:不说问题,领导那里过不去;问题说多了,又显得自己“没本事”。为了“应付差事”,一些人开始“找模板”“循前例”,汇报材料永远是“先谈成绩,再谈体会,最后说展望”。

述职成了报告演讲,评议成了学习交流。一场述职评议下来,听到耳朵里的都是“履职敬业出成效”的自我肯定,却少有客观实际接地气的反省和思考。即使摆出了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还需加强”“有待提高”“进一步完善”的“正面”词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述职不述问题,本身就是失职!与其在推敲用词深浅、揣度领导喜好上费脑筋,不如在述职内容本身下功夫。述职评议本就是汇报工作、听取意见、改正提高的过程,不妨多摆摆问题。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查好不了。问题从哪里来?首先得自己查。那些踏踏实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领导干部,一定会在创业干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不足,在谋划发展的道路上遇到阻力,无论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能力不足的恐慌,摆出来、亮出来,集思广益、真动真改,才能弥补不足、推进发展。反之,工作时心猿意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结时秘书代劳、通篇辞藻堆砌、高唱赞歌。这样领导的眼里,怎么能看到问题?

其次靠群众提。作为党的干部,时时刻刻离不开人民群众,多听听老百姓提出的问题,远比“秀才们”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冥思苦想强上百倍。当官好不好、群众最有谱。从群众嘴里听到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只有敢于让群众提问,让群众监督,才能真正履好职、尽好责。

第三要相互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满辣味又醒脑出汗的民主生活会让很多领导干部受益良多。班子成员推心置腹的相互批评,不仅“一语点醒梦中人”,让当事人感受到醍醐灌顶、见筋见骨,更让班子的氛围为之一新、心气为之一聚。要让“辣味”的相互批评成为家常便饭,时刻提点、时刻警醒,从而互帮互助、团结共进。

述职评议要真查真摆,不能谈问题就是“理论学习不足”“思想认识不够”“贯彻执行不到位”这“老三篇”。对于查摆出的问题,不能只议不改,说说了事,要切实做好整改,强化责任监督,形成“以问题促整改,以整改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纪检监察报 谨容)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