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赠言 > 正文

用责任担当诠释青春意义


发表时间:2015/05/04 00:00:00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有利于网络空间的清朗”“我们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五四”青年节前夕,在“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为主题的网络直播活动中,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了对网络文明的期许,也写下了青年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至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在6.49亿网民、5.57亿手机网民中,主体就是青年人。网络影响了青年,青年也在塑造网络生态。曾几何时,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不良信息海量传播,各种情绪对立不断上演,网上的负能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近年来,网络生态总体呈良性发展态势,搞“人肉搜索”的少了,倡导志愿服务、慈善义举的多了;造谣、传谣、信谣的少了,为他人提供生活服务信息等内容的多了……这种积极的转变,源自理性、健康、向上等正能量在青年人中间的传播,源自越来越多的网友行动起来,为励志进取点赞,为好人善举叫好,向假恶丑现象说不,共同推动了网络空间的净化。

用责任担当诠释青春的意义,岂止是在网络空间。不久前,在浙江省杭州市,车祸来临瞬间,小伙子何俊斌猛地推开同学,自己却被快速行驶的客车撞倒在地。危难关头的挺身而出,令人动容。何俊斌的母校、同学、亲友,和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为他一起吹响爱心集结号。在何俊斌最终因器官衰竭不幸离世后,他的家人将剩余捐款全数转赠,让爱传递下去。在我们的社会,不管是关键时刻的壮举,还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责任担当日益成为理解今日青年的一个关键词。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从汶川抗震救灾中感动中国的80后,到温州动车事故中排队义务献血的青年志愿者,从勇斗歹徒的“夺刀少年”到“最美职工”中的青春面孔,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年轻人的身影从未缺席。在责任者的眼中,除了自己,还有他人;在担当者的心中,除了困难,更有希望。从一批批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年轻人身上,人们不仅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气,更发现了与核心价值观相呼应的浩然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有为人民作出贡献的青春,才能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人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参与社会劳动和创造时,人的价值才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人只有把个体的奋斗、出彩,融入到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潮中,才会赢得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