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三秦大地 > 西岳新闻 > 正文

美丽的渭南欢迎您


发表时间:2015/09/23 05:38:48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这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有着“华山风骨、渭水襟怀”的城市精神;

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数千年的文明绵延至今,又承载着新的发展希望;

这是一座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你会轻易感觉到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

这便是渭南。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提起渭南,总会想起一句话:“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这话说的就是渭南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以及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

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出了美酒,隶书鼻祖程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成为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史圣司马迁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华第一诗——《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渭南洽川。

这里是我国戏曲之乡和民俗之乡,华县皮影、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同州梆子、富平阿宫腔、澄城尧头陶艺等1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周、秦、汉、唐两千多年,一直是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曾出过隋文帝杨坚等6位皇帝,宋代名相寇准等80多位宰相,唐代大将郭子仪、爱国将领杨虎城等300多位将军,著名诗人白居易、水利大师李仪祉、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选的100个世界名人,中国占6位,渭南历史文化名人隋文帝杨坚就是其一。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版图的中心,黄河自北向南至秦岭折而向东,画出一个大大的拐弯,这里正是中国的几何中心,也正是渭南的所在。

作为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陕西的东大门,渭南东襟黄河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距古城西安仅60公里,距咸阳国际空港80公里。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是西部省份融入东部地区的衔接地段,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

在这里,郑西、大西两条高速铁路贯通全境,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穿越市域,连霍高速、京昆高速、榆蓝高速、榆商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及108、210、242、310、327、342等多条国道在境内纵横贯穿,形成了西渭延、商渭延、铜渭晋、西渭晋、西渭豫等“两纵三横”的主干交通网。

如今,如果你乘坐高铁,15分钟就可直达西安,2小时便可到达郑州、太原。到北京,4个小时足够了,到上海也仅仅需要5个小时。不仅如此,26个省的主要城市也已进入了渭南一日经济圈的可辐射范围。

这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

渭南是一个农业大市,黄、渭、洛三河交汇,渭、湭两河穿城而过,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土地肥沃,历来是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被命名为中国苹果、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粮食、棉花年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90%,素有陕西“粮仓”、“棉库”之称。

不仅如此,渭南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渭北黑腰带”、“中国钼都”和“华夏金城”便是对渭南的美誉。

现今,渭南已探明矿藏51种,其中煤、钼、金、石颇具优势。原煤储量55亿吨,年产原煤2000万吨,是我国十大煤炭产地之一;煤层气总量2080亿立方;钼储量77万吨,年产精粉、氧化钼、钼酸铵居亚洲第一;电力总装机容量740万千瓦,占全省的40%;黄金储量26吨,年产黄金5000千克,居全国第三。

还有奇险俊秀的西岳华山,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风景秀丽的洽川,融“山河湖滩泉”于一体,是黄河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干流湖泊型湿地风景区。以桥陵为代表的规模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一展盛唐雄风,更是中国封建皇室宫廷文化的缩影。

这里产业完备,基础坚实

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渭南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渭南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渭南高新区、省级渭南经开区、卤阳湖开发区以及韩城龙门、富平新兴产业园等21个产业园,各园区特色明显,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工业集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14.5万平方米,累计入园企业941户,投产企业751户,新增财税51.7亿元。三一重工、沃尔玛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渭南,中国海外、中航动力等15家央企来渭投资,中联重科、拓日新能、中冶陕压、北人印机等企业在全国享有盛名,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通用航空、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印刷纺织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是投资的热土,企业家的摇篮。

农业方面累计建成国家级标准示范园4个,省级示范园59个,果品产值效益大幅提升。新增粮食产能达到54.8万吨,新增瓜菜66.6万吨,累计新增产值达35亿元。形成了以粮棉油、果蔬、奶畜、林木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链,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基地。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l028.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2.9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8768元和5571元。到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60.9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65.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34元。可以说,如今的渭南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全新时期。

这里宜居宜业,潜力无限

渭南,是一座渴望被了解的城市、一座热情好客的城市、一座高速发展中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渭南在城市定位上已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打造宜居宜业新渭南。

近年来,渭南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十佳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浙商与粤商投资最佳城市、苏商投资首选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后获批,渭南成为3个国家级经济区叠加的城市。

当前,渭南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总体部署,突出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倾力打造绿色渭南,建设关中水乡,努力把渭南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

所以,无论你来自什么地方,亦或本就是渭南人,你不妨仔细去感受一下这座城市,或许,这里就是你圆梦的地方。(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