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他山之石 > 正文

情怀 | 让指尖技艺走向世界


发表时间:2022/03/07 11:03:06    信息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访问次数: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彭水苗绣”代表性传承人李绍玉,将她的镇店之宝、一幅近10米长的苗绣长卷装进行李箱带到全国两会会场。这是她历时两年完成的巨著,其内容选自宋代文化大家黄庭坚在彭水创作的传世书法长卷《砥柱铭》,主要针法采用苗族刺绣最具特色的平针破线绣。

李绍玉是苗族人,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主要靠当地妇女手把手相传的苗族刺绣记载历史文化。因而以彭水普子坝苗绣为代表的彭水苗绣又被称为彭水苗族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的“活化石”,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李绍玉8岁就开始学习苗绣,18岁时给意中人的定情信物就是一双绣着“八角回”的苗绣鞋垫。“自从爱上了他(她),就一直没有改变过。”李绍玉一语双关。

40多年来,李绍玉一直把苗绣作为热爱的事业,因为执着和坚守,因为创新和出彩,她先后收获了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201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年轻时李绍玉曾在上海一家服装厂务工,凭着一手熟练的针线活,很快成为厂里身怀绝技的绣娘。为了帮助老乡们就业,2004年,李绍玉和爱人从上海购置了10台电动缝纫机,在彭水办起了服装手艺培训班,教授老乡缝制技术,介绍他们去外地服装厂上班,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在培训的过程中,李绍玉发现家乡很多年轻人不会用针线,更不愿意学习刺绣,传统的苗绣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决定一边教授学员苗族刺绣,一边在本地组建苗族特色的服装厂,拟通过“培训班+学徒+服装厂+推广销售”的方式,传承发扬苗绣制作工艺,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由于旅游业发展不理想,我们制作好的苗绣产品根本销售不出去,去外地推广也很难得到商家的认可。”李绍玉说,因为不能按时发工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服装厂的员工走了一大半。

是继续坚守还是关门外出务工?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李绍玉夫妇心头。“我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就是苗绣。没有它,我的梦也就破灭了!”看到妻子信念笃定,丈夫也选择了留守和坚持。2010年春节前夕,夫妻俩借钱将所欠的员工工资全部结清。这一举动让原本已经准备“卷铺盖走人”的几名熟练工又留了下来。

转机出现在2010年。当时,县政府鼓励发展小微企业,李绍玉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顺利获得3.3万元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和20万元再就业贴息贷款。这些“巨款”让李绍玉的服装厂起死回生。随后,她又顺利搭乘彭水“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和“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的东风,连续数年签下节会所需的苗族刺绣产品及服装订单。

通过节会推广宣传,李绍玉的苗绣声名远播,获得了本地及周边区县大量订单。不久,李绍玉成立了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培训+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培养苗绣接班人。“我们发放绣线、绣样底图等原材料给农户,他们做好了我们再回收销售。”李绍玉说,数年时间里,她通过招收学员、开展乡村定点培训等方式,免费教授300多人学习刺绣技艺。不少家庭,在她的带动下走上了致富路。

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后,李绍玉发展苗绣技艺的劲头更足了。如何让苗绣技艺发扬光大,让苗绣产品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是李绍玉一直思考的问题。她把传承发展苗绣技艺列入自己的代表建议,在她及其他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彭水苗绣最终被列入2018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而她组建的服装厂则被指定为培训基地。不久后,彭水相继建立了3个非遗苗绣工坊,很多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妇女、残疾人通过免费培训后,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

坚持和创新,是李绍玉成功的法宝。生活中关于苗绣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束灵光,她都不会轻易放过。她不仅收集本地的民族老服饰、老图案,还会挤出时间远赴贵州、湖南等地的苗族人口聚居地交流学习,虚心请教当地的老艺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刺绣技艺。

传统的彭水苗绣色彩鲜艳、图案对称,选材上以棉布、棉线为主,大部分是在苗族服饰上做文章。这些年,李绍玉尝试将堆绣、平绣、辫绣、打籽绣等各种刺绣技法融入传统苗绣,并用真丝面料、桑蚕丝线等创作绣品,开发出一批批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服装、围巾、手绢、摆件等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很受欢迎,还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国。

李绍玉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苗绣搭上“一带一路”顺风车,销往世界各地,让世界通过苗绣了解彭水、了解重庆、了解中国。(邓国琼 崔小彬 王廷志)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