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媒体点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姜粿里烙出的幸福味


发表时间:2021/02/19 09:27:11    信息来源 :中纪委网站     访问次数:

暖阳初升,驱散山村初春里的丝丝寒意。

“往面里再多加点红糖,这样甜味才够……”2月16日,正月初五,在福建省永春县桂洋镇岐山村的一栋砖房里,林志明一家正忙着用自家种的黄姜做甜辣可口的闽南姜粿。今天他要邀请“老熟人”来家里,就着当地的佛手茶,品尝自制的姜粿,一起过个幸福年。

林志明,是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五年前,林志明因脊椎意外受伤卧床不起,加之大儿子有智力障碍、小儿子还在上大学,彼时全家只能依靠妻子陈水英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老林,你看谁来了?”伴随着吱呀的开门声,一个熟悉的身影如期而至。

“哎呀,是陈书记,外面冷,快进来喝杯热茶,暖暖身体!”一抬头见是邀请的“老熟人”到了,老林连忙搓了搓手上粘的面团子边起身招呼,边让家人沏了一杯热茶递过来。这位“老熟人”正是他的挂钩帮扶人永春县纪委书记陈守林。

2016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林志明成功做了脊椎手术,身体渐渐康复,小儿子也顺利完成学业参加工作。特别是陈守林还为老林家解决了7亩稳定的田地用来发展生姜种植,全家过上了好日子。

“老林,你今年的收益怎么样?”一阵寒暄后,陈守林问道。

“全卖出去了,挣了10来万。”老林又切了一壶茶水,感激地说道,“多亏了你们帮忙牵线。”

一个多月前,正是生姜收成时节,陈守林来到家里,详细了解过老林生姜的收成销售情况。那时的林志明很愁,生姜丰收了,但地处偏远山村,加之疫情影响,进来收姜的人少了,“唉,这姜怕是卖不出去了……”林志明长叹一口气,将遇到的难题向陈守林和盘托出。

“你放心,这事我们一起想办法。”当下陈守林就安慰道,“脱贫不脱钩,挂钩帮扶就是为了帮你们解决问题的。”

如何解决生姜滞销问题?线上线下齐发力。

在陈守林的协调下,永春县桂洋镇举办镇长“直播带货”,老林家的姜成了“网红姜”,一下子就卖了数千斤,当地的农副产品也搭直播顺风车成了畅销货。

“走出去”水到渠成,“引进来”更要下功夫。经过多方考察评估,陈守林引来了一批生姜收购商进山“挖宝”,从外地慕名而来的老李便是其中的一个。“这些姜有手指那么长,形状也好,这次算是来对了。”老李看着老林家的姜赞不绝口地说道,当下就下了几百斤的订单。

“老林是个实诚人,姜的质量好价格又实惠,我们买姜都在他家搭伙吃饭,然后让他带我们去村民家中挑选,我们都信任他。”今年来,老林家俨然成了全村生姜销售“中转站”,已经带动周边38户村民售卖生姜60万斤,创收近500万元。

说完今年的收益,老林还向陈守林说起了自己的打算:用这几年挣的钱给小儿子在县城按揭套婚房。“现在大家都来种生姜,岐山的生姜种植也有了规模,相信在镇村干部带领下,我们岐山的生姜一定可以形成一项产业,帮助大家发家致富。”说到未来规划,林志明充满信心。

“陈书记,这是自家做的姜粿,快趁热尝尝。”不知不觉已临近中午,陈水英将刚烙好的姜粿端了上来,香味扑鼻而来。

“这姜粿,‘姜’味十足,‘甜’味浓浓,像你们现在的生活一样甜。”陈守林尝了一口姜粿,欣慰地说道。(福建省永春县纪委监委 陈跃虹 潘松华 陈树斌 || 责任编辑 赵宇航)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