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勤廉楷模 > 正文

一位“临时工”的大爱情怀——最美接种医生雷红珍先进事迹


发表时间:2016/02/24 09:39:58    信息来源 :     访问次数:

匀称的身材,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浑身上下散发着浓郁的朴实和朝气。这就是白水县冯雷镇卫生院的预防接种医生——雷红珍。

雷红珍,女,1967年4月出生于渭南市白水县冯雷镇,中专学历,现任冯雷镇卫生院防疫专干。自从1986年走上防疫专干这个工作岗位,雷红珍扎根基层,服务目标儿童,三十年如一日,用她柔弱的身躯守护着成千上万名儿童的健康,守卫着千百个家庭的幸福安康,谱写出了一曲优美动人的乡村预防接种者之歌。

“因为我爱”

1986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雷红珍通过招工考试,成为冯雷镇卫生院一名“临时工”。起初,她只是想以此为跳板跃出“农”门,根本没打算长期干下去。然而,当她翻开厚厚的医学教材,恢弘而奥妙的知识宫殿强烈地吸引了她,让她着迷。随着工作、学习一天天地深入,她体会到了医生职业的神圣,懂得了“白衣天使”的丰富内涵。再后来,当她去村里为适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时,看见小儿麻痹患者痛苦的样子,听到那些因未及时接种而患病的儿童家长充满苦涩和忧愁的倾诉,她暗暗下定决心: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扎根基层,致力于预防接种工作!于是,她报名参加了县职中的医学函授班,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医学知识,学习着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当时卫生院的条件十分艰苦,虽然每月所得不足以养活自己,但她始终干劲十足,从未有过犹豫和动摇。

1998年——2007年卫生院曾转包给个人经营,大部分人陆续离开另谋出路,她却依然默默坚守着。在这期间,雷红珍在部队服役丈夫告诉她:部队给了一个家属随军安置的名额,希望尽快办理随军手续。这无疑是一大福音,雷红珍喜出望外一阵激动,终于可以跃出“农”门啦,终于可以得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和丰厚的报酬啦!可是,激动过后,雷红珍又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难道就这样放弃好不容易才找到的适合自己的事业吗?难道就这样抛弃生养了自己的这片黄土地,还有那些疼她爱她的父老乡亲们吗?小儿麻痹患者扭曲的身影以及家长们忧愁的面容清晰地浮现在她的眼前……她矛盾着、斗争着、苦苦煎熬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最终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决定:放弃随军,坚守工作岗位。消息传出,朋友指责她是“大傻瓜”,亲戚骂她是“鬼迷心窍”,丈夫问她这到底是为什么?她流着眼泪说:“我喜欢上了预防接种这份工作,我忘不了孩子们那纯真无邪的眼神!我割舍不下乡亲们的那份真情期盼!”

就这样,雷红珍继续在冯雷镇卫生院当着临时工,执着而顽强地走在预防接种的征途上,走在为孩子们服务的乡间小道上。在卫生院倒闭的那段漫长岁月里,偌大的卫生院只留下她孤独的身影,没有工资,无人问津,她依然默默坚守着,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地给全乡镇的适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直到今天,雷红珍仍然是冯雷镇卫生院的一名“临时工”,每月领着1000元的工资,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有人问她这是为了什么?她说:“因为我爱”!

酸甜苦辣都曾有过

冯雷镇卫生院分管辖区11个村委会,66个村民小组,近千名目标儿童。境内沟壑纵横,交通不便,距离卫生院最远的村子在十几里以外。为了确保疫苗接种率达标,雷红珍经常要下到村子里了解核实情况,到儿童家里调查走访。每年糖丸、麻疹疫苗强化或查漏补种时,她都要走村串巷、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动员,而且这些工作还必须在吃饭时间或晚上去完成。早年她靠的是两条腿,后来凭借自行车,如今用的是摩托车,这些年,她的足迹踏遍了冯雷镇的每一寸土地,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

1992年冬季,雷红珍身怀六甲却还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工作已近尾声,可是小雷村的一位适龄儿童始终没来服糖丸。那天,她冒着呼呼的北风,挺着大肚子,蹬着自行车就去了边远的小雷村。来到那户人家门前,只见铁将军把门,一问,原来主人走亲戚去了,她一直等到夜幕降临,家人才领着孩子回来,主人看到雷红珍十分感动,急忙将她请进家里,雷红珍来不及喝水,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健康状况等,随后从冰背包取出糖丸,亲自喂给孩子,观察30分钟后,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又匆匆消失在寒冬的夜幕里……

2014年,她脚踝骨折,医生嘱咐她至少要卧床休息三个月,可她只休息了不满一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在卧床休息期间,她除了精心的整理预防接种卡、证以及其它接种资料,还亲自参加县疾控中心召开的免疫规划工作推进会,领导本准备派其他人去参加,她却执意说:“这个会议很重要,还是我去。”当她拄着双拐,一瘸一拐艰难地走进会议室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脚伤的疼痛折磨了她一年之久,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三十年来,她就是这样忠实地履行一名接种医生的职责,苦,不怕;累,能忍。即使遭受愚昧的误解和无知的嘲弄,她也从不计较,以固有的豁达与宽容,将种种不快置于脑后。她坚信,酸甜苦辣都是歌,都是人生的历练和财富!

2003年的一天,冯雷镇十四社一位儿童注射百白破疫苗之后腿瘸起来,家长认为是雷红珍把针扎到了坐骨神经上,来到卫生院又是哭,又是骂,要让雷红珍随同孩子去西安看病,任凭谁来解释也不听,万般无奈,雷红珍只好跟着去了西安。结果诊断是外伤所致,孩子在西安待了三天后症状自然消失了。从西安回来,雷红珍一头扎在床上,委屈的眼泪像决堤的潮水,一阵放声痛哭之后,她发誓再也不干预防接种工作了,然而,在又一个清晨到来的时候,她却依旧披着灿烂的朝霞踏上了预防接种的征程!

因为善良,所以”狠心”

雷红珍的心里装着冯雷镇所有的孩子,唯独自己的孩子却常常被遗忘。

她的女儿上小学的时候,经常放学不见妈妈,多少次躺在门口与妈妈在梦里相会。高中三年女儿在渭南瑞泉中学上学,别的同学都有家长作陪,放学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她却从来不敢抱此奢望。2010年6月,女儿高考的日子就要到了,雷红珍见到女儿,心里充满着歉疚说:“宝贝,妈妈想好啦,高考的时候一定陪你。”女儿喜出望外:“真的?太阳从西边出来啦!”“真的,妈妈一定去陪你”雷红珍信誓旦旦,于是,母女俩拉了钩。可事与愿违,就在高考前夕,渭南市卫生局要来冯雷镇卫生院进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验收。雷红珍傻了,她爱女儿,也爱工作,怎么办?思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工作。当她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女儿的时候,女儿眼里的泪花和一脸沮丧的表情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进了她的心窝!她很想对女儿说点什么,可是,嘴张了张,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2000年12月的一天,雷红珍照例走村串户奔波了整整一天,晚上9点回到家中时,猛然记起了8岁的女儿,她疯了似地冲出院子,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叫着女儿的名字。喊声惊动了附近的村民,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兵分四路进行寻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仔细搜寻,终于在一位乡亲的家里找到了孩子。看到孩子的那一刻,雷红珍本能地扑了上去,紧紧抱着孩子,抽泣着说“是妈妈不好,是妈妈不好!”跟前的乡亲们也都跟着潸然泪下……

医者仁心,雷红珍把满腔的热情和无私地爱心奉献给了冯雷镇千万个孩子,给自己的孩子却只留下了“狠心”。这是一种特殊的爱,一种博大而脱俗的爱!

功德自在人心

三十年来,雷红珍以“临时工”的身份,执着地坚守在冯雷镇预防接种这块爱的责任田里,她把自己的青春、理想、人生价值全部倾注其中,耕耘着,播种着,收获着并快乐着!

在冯雷镇,雷红珍知名度很高,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认识她。她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打防疫针的”!每当听到有人老远呼喊“打防疫针的”,她的心里就由衷地感到自豪和亲切。

在冯雷镇,雷红珍是孩子们最怕的人。每当她从村里走过,那些玩兴正浓的孩子们就会退避三舍,偷偷地给她行着注目礼。倘若哪个孩子不听话,一句“打防疫针的来了”,立马让他服服帖帖。每当看到孩子们撒腿快跑的样子,雷红珍的心里就会荡漾起满满的欣慰。

在冯雷镇,雷红珍是人们最信任的人。2012年7月份,洼卓村村民贾长根的孙女在外地接种卡介苗后,接种处化脓肿大,老贾带着孩子专程找到了雷红珍,经她多次耐心细致的处置,孩子最终痊愈。从此,孩子虽随父母常住城里,却一直都是回冯雷镇接种疫苗。

如果说卫生事业是构建温暖人间的系统工程,那么预防接种工作则是这一庞大工程之基础。因为,它是预防传染病、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奠基石。三十年来,雷红珍兢兢业业,她所负责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工作,目标儿童底子清,卡、证册记录详实,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多年来从未发生一起接种不安全事故和投诉事件,确保了预防接种工作安全高效。自从乡镇卫生院恢复正常工作以来,冯雷镇的预防接种工作在各级的督导检查中均获好评,雷红珍也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县卫生局、疾控中心的多次表彰。2003年,她还荣获白水县“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

这就是她——一位战斗在预防接种工作第一线的、普普通通的“打防疫针者”。雷红珍,没有惊世的壮举,没有簇拥的花环,有的就是一颗珍惜关爱生命的善良之心,有的就是一股执着追求事业的奉献精神。她是最美的乡村预防接种医生,是当之无愧的苍生大医!(陕西日报记者 刘汇)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