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种时间中,当然是现在最为重要。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时间状态也正是现在,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作于开元十六年(728)春天,李白在武昌黄鹤楼下为孟浩然送行,诗中说的都是当下的事实和感情:老朋友买舟东下,去扬州旅游,自己伫立于江边,目送他远行,久久舍不得离去。 专注于现在的诗太...
宋代欧阳修在举荐谏官时曾写下《荐王安石、吕公著札子》一文,其中评价吕公著为“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意谓为人处世要经得起功名利禄的侵染,不改变自己的人生志向和追求。后人常以此来评判一个人道德操守的高下,并作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关于操守,我国古人多有明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强调了坚持操守的重要。更...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此时天气回暖,杏花次第开放,灿若云霞,占尽春风。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夏小正》,内云:“正月梅、杏、杝桃则华”,“囿见有杏”等。在古代文献中,杏花更多是和农桑联系在一起。西汉《氾胜之书》说:“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杏花绽放,开启的是春耕的序幕。“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暎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诗经·卫风·淇奥》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古文人比德于物,“竹”是君子挚爱的植物,也常常被赋予君子的品行。早在《礼记》中,就赋予“竹”以人的品格。《礼记》用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说深奥的礼是什么:“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礼对于人来说,就好比竹箭外面那层青皮,又好比松柏的内部实心。天下...
时光荏苒,春光明媚。中华大地正悄然兴起一股国潮。飘逸娴雅的汉服,衣袂曼舞于都市街头和小城古镇;韵致婉约的古风歌曲,飘荡于繁华街市与清雅茶屋;古雅时尚兼具的虚拟偶像洛天依,翩然现身央视晚会;尘封已久的文物摇身一变,成为盲盒潮玩;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更是把中华文化与神州美景演绎成绚丽多姿的影像,让全世界为之惊艳。国潮之风日益强劲,既是民族文化魅力的彰显,也是当今社会的时尚风标;既是国人审美趣...
在清代的北京,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女诗人,影响甚广,她就是顾太清。清嘉庆四年(1799年)顾太清出生于北京,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她是名门之后,祖父鄂昌是清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顾太清自幼天赋高,三四岁时祖母就教她识字,六七岁时又为她专请老师教文化,专攻诗词歌赋,填得一手好词。后来家庭生变,给她的生活蒙上了阴影,曾任甘肃巡抚的鄂昌,在“胡中藻诗狱案”中获罪,被赐自尽。从此,鄂家家产籍没,...
祸福之始,皆有端倪。在事情刚露出一点苗头时,聪明人能看到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危险还没有形成时,聪明人已经提前避开了,是谓“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翻阅史料,我国古代不乏这样的明智之臣。《韩非子》记载:商纣王命人为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大臣箕子因此感到大事不妙。箕子认为,用了象牙筷子,必定不会再使用粗碗,进而就要做“犀玉之杯”了,接下来就是食“旄象豹胎”、着“锦衣九重”、居“...
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除了我们都熟知的《论语》外,也别忘了《孔子家语》。过去许多学者怀疑这是一本汉代人伪造的书,但随着简帛文献的问世与研究,它的真实性越来越受到认可。《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子路、子贡和颜回,提出了同一个问题:“知者若何?仁者若何?”意思是,明智的人是怎样的?仁德的人是怎样的?子路的回答是:“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明智的人...
察民情、听民声,为政者自古重视。《诗经·大雅·板》有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就是割草砍柴的樵夫。古人有这样的话:凡有疑难要请教割草打柴的人。指施政者应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询意见,不耻下问。史料记载,西周设有专门的采诗官,在每年的暮春三月或孟秋七月,他们背着竹简、手摇木铎,到各地采集民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有的是“怨刺之诗”。据《汉书·艺文...
陈子龙,初名介,字卧子,松江府华亭县人。他是明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明诗殿军”,又被称为“明代第一词人”,曾与张溥等人共同组织复社。复社既是诗文社团,也是举足轻重的党派组织。作为复社领袖,陈子龙对明末政局走向发挥过重大作用,在抗清战争中屡仆屡起,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风骨值得铭记。结社与入世明代,士人为切磋学问、砥砺品性而结交文社。明末政争日趋激烈,文社因热衷评论政事、反对空谈、关...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出自《朱子语类·学六·持守》,原文为“问:‘敬何以用工?’曰:‘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是宋代大儒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
《论语》距今已逾二千五百年,由于语言文字习俗的演变,古代文句今日读来不免晦涩难解。比如,《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古代西南之隅所;灶,烹煮食物之所。古人祭神,临其奥灶,先于灶祭,毕,再于奥祭之。祭奥祭灶,或有此义:奥虽尊而难福人,灶虽卑却实掌饮食。今有以“奥灶”命名的昆山“奥灶馆”。据云,乾隆下江南,在昆山玉峰山,吃了一碗“鏖糟面”,觉得味道无比鲜美,便让太监打听烹制...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国古时历朝历代普遍重视对官员的选拔和政绩考核,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政绩考核制度和当官为民的朴素政绩观念,产生了一批为民造福、清廉务实、政绩斐然的清官能吏。借古鉴今,了解我国古代评价官员政绩的理念做法,对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错误政绩观有所裨益。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官员道德修养的高低、个人素质的好坏,是政治是否清明、吏治是否清廉的关键,所以注重选拔有...
众所周知,“乘法口诀”是人们在计算中进行乘、除、开方等运算的基本规则,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沿用有三千多年历史了。古时的“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与现在使用的顺序恰恰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称为“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2002年湘西出土的3.7万枚里耶秦简中,就有3枚保存十分完整清晰的“九九乘法表...
1926年,杨绛正在上高中,当时她还叫杨季康,学校在暑假期间举办了“平旦学社”讲学,老师要求她做记录。杨绛以为做记录就是做笔记,就满口答应了,到了现场才发现,自己被安排上台记录。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不仅要上台做记录,还要跟那些元老级别的老师同台记录。面对台下乌压压的人群她是又紧张又害怕又羞愧。等她好不容易调整好心态准备记录,却发现听不懂主讲人章太炎说的杭州官话,这可是致命的问题。作为一个...
近读刊载于《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6日第11版)的《〈骆驼祥子〉为何被外国读者喜爱——中国现代文学的外国接受》,文中指出,《骆驼祥子》于1945年经伊万·金翻译并以Rickshaw Boy为名在美国出版后颇受美国读者欢迎。实则并不限于此,当 Rickshaw Boy出版后还深受留美中国学子好评,其中就包括当时任职于加州理工学院的钱学森。而通过整体考察钱学森藏书又可见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即他终其一生的文学作品阅读历程,...
笔者近期多次到房山琉璃河遗址考古现场调研,每次前往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高大身影出现在我面前,他就是西周的召公。琉璃河遗址是目前有确凿考古证据的最早的北京城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其始创者为西周初年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召公。召公、周公、姜太公三位先贤,奠定了周朝八百年江山的制度基础,给中华民族注入了礼仪之邦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思想库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值得我们永远崇敬。召公,姓姬,名奭,据传...
据《后汉书·孔奋传》记载,东汉初年,孔奋担任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令。姑臧是个商业发达之地,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有县官到此任职,不到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在此主政4年,“躬率妻子,同甘菜茹”,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孔奋却“财产无所增”。离任之际,当地百姓凑上牛马器物赠之,孔奋均谢绝,一无所受。有同僚取笑他“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孔奋却固守清贫,不为所动。肥美富...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宋代诗人真山明的这首《岁朝》描述了古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诗中的“屠苏”是指屠苏酒。一说是用屠苏草泡的酒,即谓屠苏酒。另一说是屠苏在古代还指茅屋或草庵,屋主人在此施医制药,人们却不知道其姓名,便以屠苏这个草庵之名,称这种药酒为屠苏酒。屠苏酒曾是古时人们预防瘟...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中国的香文化历史悠久。屈原《九歌》中有“以芳草沐浴,求其洁净除秽”之记录。《尚书》《左传》中更以馨香来比拟德政,而有“明德惟馨”的佳句。沉香作为众香之首,以其与生俱来的稀有名贵,穿插于历史的脉络中,留下的故事如其醇厚的香韵,悠远绵长。沉香是含有树脂的木材病变后,历经多年沉积形成的。《本草纲目》记:“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