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多次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把家风建设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推动完善制度机制,总结实践经验,推进家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协同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要求领导干部“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党的二十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让大搞家族式...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连着党风政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家风不正现象,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情况的及时预警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于6月1日起同步施行。纪检监察机关把学习贯彻修改后的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作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学为先,以学促干,推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全面理解、系统把握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修改...
湖南郴州设立32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建立“码上监督马上办”机制,紧盯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监督;河南沁阳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紧盯企业、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跟进监督……良好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一段时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干部作风这个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坚决清除破坏营商环境的“四风”问题,以作风持续向好引领营商环境持续向优。良好政治生态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已于2025年6月1日起同步施行。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认真贯彻执行修改后的《监察法》及《条例》,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在深刻领会《监察法》及《条例》修改的重大意义上下更大功...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时深刻指出,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这一重要论述,既是思想深刻的认识论,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为新征程上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矢志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基,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返璞归真、固本培元。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整风运动中对主观主义...
“中央苏区时期,中央机关领导‘每天节约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饱饭,好打胜仗’……”近日,云南省昆明市纪委监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清风之声”系列广播节目开播。该系列包括“从历史故事中看作风建设”“抗战烽火中的家书”等栏目,通过讲述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故事,让听众从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国情怀和优良作风中汲取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二十...
经党中央批准,2025年6月1日,国家监察委员会第2号公告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改《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
“回家是私事,不能用公车!”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草鞋书记”杨善洲公私分明、严于律己的鲜明写照。杨善洲家住云南保山施甸县姚关镇大柳水村,时任地委书记的他,每次回家都自己掏钱坐班车从保山城区到施甸县城,再徒步走山路回到大柳水村。小小车轮,也如明镜,映照公私。杨善洲的这份自觉与坚守,既令人动容,更引人深思。公车姓“公”,只能用来办公家的事、提升公务的效率,倘若私用,损害的不仅是财政经费,更...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4方面10条政策举措。纪检监察机关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肩负重要职责和使命,要立足职能职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政策力度更好转化为民...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政绩观问题,要求“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立足实际、干在实处、务求实效,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政绩观摆正了,才能不...
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环。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不能做,让侥幸观望者悬崖勒马、让违纪违法者迷途知返。“看着昔日的领导站在被告席上,特别是听到他的家人庭审后撕心裂肺的哭声,那一刻的震撼令人难忘。”“这里面还有我曾经的同事,刚参加工作时满怀理想,如今却因为贪婪锒铛入狱,只留下无限的悔恨,教训很惨痛,警示很深刻...
“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不得以建设党性教育培训机构名义变相建设楼堂馆所、变相搞旅游开发”“会议活动现场布置应当简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党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了修订,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客运站站南邻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