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清风文苑 > 正文

清风 | 永葆公仆本色


发表时间:2023/02/17 10:03:35    信息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访问次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李彬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唐代柳宗元任永州司马时,得知同乡好友薛存义官职调动,即将启程时,为其写了这样的临别赠言。大意是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他们应该为百姓办事而不是去奴役百姓。这体现了柳宗元当官自当为民服务的主张。

我国历史上“官为民役”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诸如,“政之所以兴,在顺民心;政之所以废,在逆民心”“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等,无不倡导爱民、利民,无不强调惠民、富民。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东汉末年,河北钜鹿人时苗被任为寿春令,他套上自家喂养的黄牛前去赴任。一年后,母牛生一小牛犊。这期间,时苗始终大兴利民、惠民之事。离任时,时苗把小牛犊拴在县衙门前。群吏见状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力劝其将牛犊带走。时苗执意不从,说这个牛犊是家里黄牛来到寿春后生下的,是吃寿春水草长大的,理应留给寿春父老乡亲。后来,为了纪念时苗,人们就在小牛犊栖身地建起“留犊坊”,把小牛犊饮水之池命名为“留犊池”,还在池北建起“留犊祠”,专门用来祭祀时苗。

厚植公仆情怀,永葆公仆本色,是为官执政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也决定了党员干部始终锚定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1946年,朱德60岁生日之际,董必武写诗一首称赞朱德:“骨头生若铁般硬,胸次真如海洋宽。要作主人不作客,甘为民仆耻为官。”作为答谢,朱德依韵和诗一首:“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这首诗生动再现了延安时期朴实的干部作风和融洽的干群关系。实践证明,甘做人民公仆,与群众打成一片,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红军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延安时期“甘为民仆耻为官”“只见公仆不见官”,再到新时代坚持当“老百姓的官”、不要“做官当老爷”“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句话不是一个口号,我们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一百多年来,党员干部要做人民公仆的要求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草帽书记”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扎根基层、造福百姓……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忘我付出把实实在在的政绩印刻在群众心坎上。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当家做主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新的赶考路上,须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创造党和人民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