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先修德,“德”从哪里修起?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给出的答案是:“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引用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话作了这样的论证:“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意思是,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共有特...
古蜀道上的翠云廊,是一个传奇。这是一条由数万株古柏形成的绿色长廊,以剑阁县普安镇为中心,东南到阆中,西南接梓潼,北至昭化,规模庞大,气势如虹。上万棵古柏虽历经风雨沧桑,但仍如巨龙一样盘卧在剑门山脉的山峦沟壑间。古道和古柏,相伴相随;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辉。置身其中,难免让人好奇:这些古柏究竟是何人所植?据考证,当年秦始皇修筑通往全国的驿道时,下令在道路两旁栽种柏树;明正德年间,剑州州官在...
苏轼离开凤翔赴任汴京,途经长安与董传话别时,曾写下《和董传留别》一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意在赞扬贫穷书生董传的才学和品格,同情他应举落第的不幸境遇,并对他寄予深切期望。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生动地揭示了读书与修养的关系,读书不仅可...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必然会受其影响,与之同化。“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这是朱熹家训《与长子受之》中的一句话,意在告诫后代:对交往的朋友,尤其要谨慎选择。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家书中有类似论述:“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谨慎而交、择善而友自古即为交友之道。哪些人...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杨震到山东赴任,途经巨野昌邑时,以前曾得到过杨震推荐的县令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认为“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由此,杨震“四知却金”,成为了慎独的典范。“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最隐蔽的事物、最微小的事物往往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素养,因此...
《吕氏春秋》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意思是,想知道是否平直,就必须借助水准墨线;想知道是否方圆,就必须运用圆规矩尺。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列前行的列车,“准绳”和“规矩”就是指引方向的轨道。遵规守纪,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就会方向不偏,顺利安全抵达目的地。反之,一旦没有规矩约束,我行我素,横冲直撞,就容易倾倒颠覆,酿成事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生活中的小常识,...
“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这是林则徐《观操守》中的一段话,意思是:衡量一个人的操守看他在利害面前的抉择,衡量一个人的精力看他在饥饿疲惫时的表现,衡量一个人的气度看他在喜怒哀乐间的言行,衡量一个人的修养看他在纷乱诱惑下的行为,衡量一个人的定力看他在变故突发时的举止。操守指人的品德和气节,古人多有明训,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李彬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力千斤。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里讲,“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大意是说,只要汇聚众人的力量,即便重达万钧的东西也不难举起;善于运用众人的智慧,那么各项事业都不难做好。只要有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就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也就能应对种种挑战、战胜重重困难。“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几千年来,崇尚和...
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重视人才、选贤任能的佳话,也产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文学典故。《国语·楚语》记载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和楚国使者王孙圉在一次宴会上辩论宝物的谈话。王孙圉是楚国派往晋国的使臣,晋国大夫赵简子态度蛮横而轻佻,不但向王孙圉炫耀奢华,还向他询问楚国的宝物白珩的情况。王孙圉回答说,楚国从未以白珩为宝,楚国真正的宝贝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和资源,而白珩只不过是玩物罢了。尚贤者,政之...
《周易》有言:“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历经几千年,这句话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清代学者段玉裁注解《说文解字》说:“时,是也,此时之本义,言时则无有不是者也。”在中国人看来,“时”不是简单的经常之“时”、计量之数,而是与具体问题、具体环境相联系的合宜之“时”、生存之道。中华民族正是在“与时偕行”中,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从而形成了从未断流的历史和兼收并蓄的文明。“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菜根谭》里的这句话,令人心生向往。阅读好书,结交良友,确实能给人诗意的共鸣、悠远的回味。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阅读一本好书,在书香中与贤人结交,在夜灯下与思想对话,不仅有助于化解焦虑、滋养心灵,更可改造灵魂、激发再出发的生机。法国作家雨果认为:“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志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明史》记载,弘治十年,户部左侍郎刘大夏受命兼佥都御史,前往宣府处理兵饷。边疆情况复杂,有人劝刘大夏说:“塞上权贵以买卖粮草谋私,你此去恐怕会因刚直惹祸。”刘大夏回答:“处事以理不以势。”到了边关后,刘大夏“召边上父老日夕讲究,遂得其要领”,召集父老访问,掌握了实情。原来,之前塞上规定必须粟千石方能买入、草万束才能收进。由此,...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栋灿张富清,“共和国勋章”、“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制图:张寒)“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是“共和国勋章”、“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富清在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做下的标记。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偏僻艰苦的来凤县...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语出《资治通鉴·唐纪》。这是中唐贤相陆贽说的话,意思是不犯过错并不是真正的可贵,有了错误能够改过自新才最为重要。同样的观点,《左传》也告诉我们:“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过”是一种追求,“改过”则是一种美德。春秋时的政治家晏子“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他曾自喻为一根弯弯曲曲身有无数疙瘩的木头,必须拿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经...
古人说,“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自身不能作出表率,就无法让别人跟从;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很难使别人信服。《吕氏春秋·贵直论》记载了春秋时期晋国大臣赵简子率兵攻卫之事:赵简子统率军队进攻卫国,到了交战的时候,却站得远远的,躲在盾牌后面。他击鼓下令进攻,士卒们动也不动,不由感叹士卒腐化没有斗志。行人(一种职务)烛过对他说:“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意思是您自己...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端午节临近,我们深刻怀念屈原,更要从屈原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舍生取义的崇高品德中汲取精神营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爱国情怀的体现。在屈原身上,有忠直独立的“士”之品格。他明知“美政”理想会触动既得利益者,明知直言劝告不合时宜,但为了国家命运,他宁愿自己受辱受困,也要坚守道义、维护信仰。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有所成就的基础。守拙,是安静地扎根。哲人有言,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地底。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多高,但半年后雨季到来时,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长到近两米的高...
一个人对待官位、名利、身份的态度,见高下,见境界,也见成败。史书记载,项羽攻下咸阳后,谋士劝他驻守咸阳重地,而他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他得志时希望回到家乡光宗耀祖,以求显达。结果,白白丧失了成就基业的良机。项羽本可有大的作为,但他陷于追求“锦衣还乡”的荣耀之中,舍弃战略要地,进而错失了进取的机遇。“昼锦”的故事,令人深思。北宋欧阳修应宰相韩琦邀请,为其建造的昼...
“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据《国语》记载,齐国攻打鲁国,索要鲁君的珍宝岑鼎。鲁国国君舍不得岑鼎,打算用一个其他的鼎送去。齐国点名以诚信闻名的柳下惠,表示如果柳下惠说此鼎是岑鼎,就接收。鲁国国君找到柳下惠,柳下惠却不愿意撒谎,鲁君只好将岑鼎献给齐君。“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自古以来,讲诚实、守信用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正能量和人格魅力。...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是明代杨继盛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提炼出来的一副对联,意思是为人处事要谦虚,待人要心平气和,要观察、思考旁人的做法、言论,广泛察纳意见建议。察群言、聚众智,自古及今都是为政之道。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其兵法著作《便宜十六策·视听》中就说:“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在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同志总结我军...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客运站站南邻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