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清风文苑 > 正文

清风 | 知屋漏者在宇下


发表时间:2023/07/07 11:20:14    信息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访问次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志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明史》记载,弘治十年,户部左侍郎刘大夏受命兼佥都御史,前往宣府处理兵饷。边疆情况复杂,有人劝刘大夏说:“塞上权贵以买卖粮草谋私,你此去恐怕会因刚直惹祸。”刘大夏回答:“处事以理不以势。”到了边关后,刘大夏“召边上父老日夕讲究,遂得其要领”,召集父老访问,掌握了实情。

原来,之前塞上规定必须粟千石方能买入、草万束才能收进。由此,一些权贵得以操纵市场,获取厚利。了解情况后,刘大夏下令米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束以上都准许买卖。此法施行后,边境百姓踊跃参加,权贵之家转卖粮草谋利的空间被压减。不到两月,“公有余积,家有余财”。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对刘大夏处理兵饷的方法颇为赞同,评价说:“忠宣法诚善,然使不召边上父老日夕讲究,如何得知?能如此虚心访问,实心从善,何官不治?何事不济?”冯梦龙的一番评论,凸显了重民意、听民声的重要性。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注意体察民情,倾听百姓心声,是中国优秀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认为,为政者体察民情,应知“稼穑之艰难”,正所谓“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从《尚书》中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从唐代白居易的“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到清代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我国历来推崇民本思想,勉励为政者常思百姓疾苦,与民忧乐与共。

三国时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体察民情必须想方设法与百姓打成一片,问寒问暖事事体察,知冷知热处处关心,广泛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和民生关切。明代大臣周忱巡抚江南18年,常操一小舟,沿村逐巷,随处寻访,“遇一村朴老农,则携之与俱卧于榻下,咨以地方之事。民情土俗,无不周知”。有一天遇到一个朴实的老农民,周忱便请他同自己一起,躺倒在一条竹榻上,向他了解地方上各种情况。时人评价说:“周文襄每有兴革,必与官吏士民反复议始行。如细布一法,召东门黄婆入行台计之,往往留语至夜分。”所以周忱不仅政绩卓著,更为百姓怀念。

古人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古代先贤体察民情的一些方式方法,对于今天开展好工作,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聚众智解难题仍有借鉴意义。体察民情须求“实”,带着责任和感情到基层,远的近的都要去、好的坏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不回避矛盾,不击鼓传花;须求“真”,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尤其要杜绝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须求“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让决策更接地气,让政策更得人心。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