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的岗位在采场,15年不变。那由铁山和蜿蜒40多公里的公路组成的采场,是铁矿石百炼成钢的起点。
采选、煅烧、提纯、轧制,矿石成为精钢,要经过上千道工序。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播撒大爱的使者,郭明义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锻造之路
从绿色军营走来,军旅生涯锻造的坚韧,是他一生的财富
这么多年了,郭明义还时常做同一个梦。在梦里,他开着大卡车奔驰在三江平原一望无际的旷野上。车窗外,高大的松树、挺拔的白桦一闪而过,前方,笔直的大路伸向碧蓝的天际……
那是郭明义当汽车兵的日子。正是这5年刻骨铭心的战斗与生活,锻造了他一颗充满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心灵。
1977年1月,郭明义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推荐他参军的,是17年前把雷锋送进部队的老红军余新元。
第二年春天,郭明义正式学习开车。白天训练结束,当战友们轻鼾起伏的时候,他还在脑袋里“过电影”,用手指头在肚皮上勾画汽车油路图、电路图、曲轴图,坐在椅子上模拟驾驶室开车……几个月后的学兵比武,他获得全师历史上第一个理论考核、驾驶操作双料冠军。
每次外出执行任务,郭明义总是运输线上最忙的人。哪里有车坏了,哪里就能看到他帮忙维修的身影。
郭明义所在部队原团政委徐广胜回忆说,隆冬时节,他们驾车行驶在大兴安岭的皑皑雪原上,战友的车中途抛锚,郭明义二话不说,钻到车下的雪窝里一修就是半个小时。战友的车在冰上打滑,他脱下自己的大衣垫在车轮下,大衣碾烂了,耳朵冻坏了,可是车被他开了回来。
在郭明义看来,帮助他人同样是自己的责任。
入伍之初,他每天早早起来扫院子、挑水、帮厨。
等到如愿入了党、还被评为全师学雷锋标兵的那一刻,郭明义突然明白,先前设定的那些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做了些实实在在有利于连队和战友的事,才是最快乐的。
最纯粹的,往往是最隽永的。郭明义简单的快乐,支持着他做好事几十年从未感到沉重。即使面对困难,他的心也是别人难以想象地轻松。
离开部队20多年了,郭明义的被子还是叠得像豆腐块,书桌、橱柜收拾得整整齐齐。他还是那么行如风、立如松。
与鞍钢同成长,他像一颗螺丝钉,牢牢拧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岗位上
1982年,郭明义从部队复员,成为鞍钢齐大山铁矿的一名工人。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大型铁矿山,也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
那是一个知识的春天,那是一个追逐梦想的年代。白天挥汗如雨,晚上夜朽读,郭明义如饥似渴地学习,以高分通过了“文革”后全国首次统一录用干部考试,并成为矿山公司唯一获得全国统计员资格证书的人。
后来,当矿上有了一个到干部管理学院学习英语的名额时,矿长推荐了他。整个矿山公司选送的4个人中,除了郭明义,其他三人都是大学生。郭明义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用本要为妻子买戒指的钱买了一台录放机,从早到晚听英语磁带,连走路时也旁若无人地大声背单词、背课文。
工地上无遮无挡,夏天是刺眼的太阳,冬天是刺骨的寒风。郭明义早上4点钟就起床,步行30分钟到矿区,天天提前两小时上班。
起初,“逞能”“越俎代庖”,是旁人最多的议论。
郭明义用年复一年的兢兢业业化解了质疑的目光:他深入工地,就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一手情况,施工效率由此提高,采矿进度自然加快。
矿山,鞍钢最核心的资源。在近年来国际铁矿石大幅涨价的背景下,郭明义和他的工友们每采一吨矿石,就能给企业节约数百元成本。
挥汗如雨,内心却无比舒坦。郭明义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拧在鞍钢这台“大机器”上。
感受着改革开放的精神脉动,他在爱心文化中长大,又把爱心传播四方
郭明义的父亲郭洪俊是矿里有名的先进典型、辽宁省劳动模范,曾因勇救落井青年而作为英雄集体代表到北京作过事迹报告。母亲会一手推拿功夫,经常无偿为矿区百姓治病疗伤。
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孕育了郭明义的善良温厚。
郭明义参军入伍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全社会引起了一场“人活着是不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大讨论。
徐广胜回忆说,在连队召开的“学雷锋讲用会”上,来自雷锋的第二故乡———鞍钢的郭明义慷慨陈词:“人活着为什么,雷锋、刘英俊、董存瑞、张思德早就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不管外面刮什么风,我们学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不能动摇……”
郭明义坚定的话和眼神,给徐广胜留下深刻印象。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回到鞍钢当工人的郭明义慢慢发现,这片从小生活的矿区悄然发生着变化。工友们的聊天中,关于钱的话题越来越多。
一时间,郭明义显得有些“落伍”。坚持埋头干工作、坚持帮助别人的他,不仅不被人理解,还得到了“工作狂”“献血狂”“郭傻子”的外号。
郭明义的父亲却鼓励儿子,人家爱说啥说啥,走你自己的路。
1999年,这位操劳一生的老矿工临终前特意嘱咐孩子们,你们要多理解大哥。只要他快乐,你们就要支持!
郭明义更加坦然:“落伍就落伍吧。难道有了钱,该做的事就不做了该帮的人就不帮了”
时光荏苒,当郭明义心无旁骛地快乐助人时,人们也在观察着,思考着。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做好事。他不傻,更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好人,社会越是发展越是离不开,那我们为什么不学习他呢”齐大山矿设备检修协力中心职员高微说。
2008年,高微成为郭明义发起的“爱心联队”最早的12名队员之一。她的另一个“职务”,是郭明义倡导的另一个项目———捐献遗体角膜活动的办公室主任。
短短两年,“爱心联队”发展到2800多人,捐款近40万元,资助了1000多名“希望工程”特困生。
郭明义爱心团队里的大多数队员,他自己并不认识。这些追随郭明义的人群中,有他经常去给特困生汇款的齐大山镇邮局职工,有他经常去复印特困生资料的复印社打工女孩,有他每天5点提前上班路过的早餐铺老板,还有更多在口耳相传中听说郭明义故事的人。
沐浴在这样的春风里,怎能不快乐、不幸福呢
郭明义说,还有几年我就退休了,现在要抓紧时间把工作干得更好,把做好事的团队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是他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