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县人民检察院优秀检察官唐如业
|
他,身患癌症,却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拼搏,忘我工作,真正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尚情操;
他,手握权力,偏偏甘于独守清贫,面对妻子下岗、长期欠债的现实,却从未向组织上提过要求,更没有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作交易,兢兢业业;
他,年龄虽大,劲头最足,年年业绩突出,以出色的办案赢得了“唐包公”的美誉;
他,为节省药费,自己上山采草药治病,平生最贵的一件衣服是价值200元钱的夹克衫,是女儿眼中的“抠门爸爸”;
他,对“帽子”无所追求,“官”越做越小,对好处也同样退避三舍,在利益和好处面前,想到的都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他,15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秉公执法、清廉如水、淡泊名利,始终以一颗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心,鞠躬尽瘁,燃烧着自己有限的生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人民检察官可歌可泣的劳动者之歌。
他就是唐如业,湖南省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公诉股的一名普通干警。
睿智、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露出一股坚毅、不屈,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特有的沉稳和干练,朴实、和蔼的笑容里带着谦逊和诚挚。这就是勇斗癌魔、铁面执法的检察官唐如业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2006年,是唐如业从部队转业后走进检察机关的第15个年头,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唐如业,感受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
1999年5月的一天,阳光灼热。唐如业正在衡阳县看守所提审人犯时,突然感觉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上。经过医院紧急抢救,唐如业慢慢苏醒过来,他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案件……还有……3个……疑点……”在场的医生和同事纷纷潸然泪下。经专家多方诊断,唐如业被确诊为舌下腺癌,危在旦夕。
“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要我还能活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的检察事业多作一份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与灾难,唐如业历经了最初的痛苦和绝望,他的心绪翻腾着。从军时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一幕幕场景浮现在唐如业脑海中,想起战友们鼓励他“站起来,别倒下”的话语,想到自己钟爱的检察事业、朝夕相处的老战友、相濡以沫的家人,唐如业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做化疗时,唐如业顽强地克服药物反应,吃了吐,吐了又吃,做激光治疗时,他整个口腔溃烂,却忍受剧痛坚持下来。就这样,经过3次化疗,28次放疗后,终于使病情稳定下来。想到自己身患癌症,唐如业加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多做一点事,就是为党和人民的检察事业多作一份贡献。”抱着这样的念头,不顾医生的劝阻和家人的反对,唐如业在医院仅呆了半年就坚持出了院,在出院后的第十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为了工作治病两不误,唐如业把办公桌移到了窗台前,借助窗户上的风钩挂着药水瓶,一边输液一边审阅案卷;病痛发作时,他强忍着疼痛,一手按着下巴,一手翻阅案卷作笔记;每次下乡调查取证,唐如业都风雨无阻,他的包里总会带着一个暖瓶,暖瓶里盛着的是治病的中药。身患癌症五年多来,除到医院复查病情外,唐如业从未缺过一次勤。为了及时办结案件,唐如业还经常加班加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熬得眼睛红肿、头脑胀痛,办公室的同事都有目共睹。唐如业每年加班的天数都在45个工作日以上,超过了所有年轻的检察官。2001年以来,唐如业共带病办理公诉案件216件,占全股同事办案总数的25%,平均每8天便办结一起案件,办理大要案和疑难案件102件,占全股总数的35%,协助他人办案下乡调查106次,协助他人出庭公诉98场次。
工作中,唐如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时刻把案件质量作为办案工作的生命线,他办案数量是股内最多的,办案质量也被院内干警和办案法官公认为是最好的。
为了达到无纸化办公的要求,50多岁的唐如业学起了电脑。
“我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尽情地汲取知识的养份。”
1996年5月,先后在政工科、监所股工作了5年的唐如业主动向院领导提出申请,到人员空缺的公诉股当了一名普通干警。虽在多个部门工作过,但对于办案,唐如业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唐如业调整了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上班时间,他几乎不办案,而是看股里其他业务素质高的干警如何阅案卷、摘案情、列审查证据、给案件定性、确定适用法律依据,等等。下班后他才开始翻阅有关法律书籍作案情笔录,研究自己经办的案子。遇到自己拿不准的问题,便在本子上一一记录下来,向股内同志请教。在那一年里,唐如业的眼睛由于经常熬夜患上了角膜炎,一天到晚都是红肿的。
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唐如业从“门外汉”成了真正的“办案高手”。统计表明,在公诉股的10年里,唐如业办理的公诉案件450多件,平均每8天便办结一起案件,占全股办案总数的25%,大要案和疑难案件占全股办案总数的35%,协助他人办案下乡调查更是不计其数,协助他人出庭公诉100余场次。法院的同志对唐如业的办案质量竖起大拇指,夸赞为“精品”、“教科书”和“免检品”。
为了达到无纸化办公的要求,50多岁的唐如业主动学起了电脑,由于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他抱着电脑书籍日夜啃读,有时为了弄懂一个字的五笔打法,唐如业会给同事接连打上好几个电话,那股钻研的劲,让股里的其他同志敬佩不已。现在,唐如业已能熟练掌握和使用电脑阅卷和多媒体示证。
“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工作多点怕什么。”
唐如业在绿色军营里是一位优秀军官,在检察队伍中更是一名执法先锋。2000年7月,一个重大团伙抢劫案在衡阳市引起强烈反响。当时的唐如业病情仍不稳定,每天需按时服药,咽喉上部时时隐隐作痛,说话、吃饭都很困难,但为了早日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唐如业主动请缨,要求接下这个案子。看着消瘦的唐如业,院领导拒绝了他的请求。眼看案子就要被同事接走了,唐如业急了,一把拉住领导说:“还是给我吧,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工作多点怕什么。”看到他殷切的目光,领导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唐如业带着药瓶踏上了艰难的调查复核证据路。
时值盛夏,酷暑难当,唐如业坚持行走在107国道沿线,察看现场,走访当事人。7月22日,室外温度高达37度,唐如业在走访了2个当事人后,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马路旁。同事与一个路过的村民立即把他送进附近的卫生院进行救治。当院领导和同事闻讯赶到现场时,唐如业已经到另外一个当事人家中走访了。在11天的调查取证中,唐如业共晕倒了3次,共走访当事人35人,收集证据27份,终于将在107国道沿线作案31次,抢劫钱物达8万多元的罗显强五人犯罪团伙全部绳之以法。
检察官的职责是依法开展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法治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对于这份神圣的职责,唐如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论何时何地,他始终以一颗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心,鞠躬尽瘁,燃烧着自己有限的生命。
“有案不办是失职,有案不会办是无能。”
唐如业说,“有案不办是失职,有案不会办是无能,要重证据、重程序、重人权,要办就办成铁案,要真正做到对法律负责、对事实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当事人负责。”为此,每起案件的案卷到了他的手中,他都要严格细致地审查和复核证据,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2004年7月,一起职务侵占案的案卷到了唐如业手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和贺某均为县内一超市保安员,两人闲聊时都谈到急需钱用于结婚开销,于是二人伺机2次把超市里的最值钱的烟偷出来卖给了批发商。在案件的定性上,究竟以职务侵占罪还是以盗窃罪定案,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唐如业的意见不一。为了将此案办成“铁案”,唐如业接到案卷后,仔细审阅并多次提审2名犯罪嫌疑人,认真审核每一个关键性证据,同时对关键性的证据进行调查复核达10余次,最终以盗窃罪对2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法院也以盗窃罪对2个被告进行定罪判刑。
近几年来,唐如业先后共改变原定罪名案件15件,改变原起诉作不诉的6件,受到了省、市执法检查组的一致好评。同事们都十分佩服,唐如业所办理的案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材料充分,罪名认定准确,引用法律条文恰当,法律文书整洁完备;法院办案的法官也称赞说,唐如业所办理的案件几乎是无可挑剔,看起来也特别清楚明了。一名辩护律师钦佩地说,法律条文上还可能钻钻空子,可在唐如业的执法中却没有空子可钻。
对办案,唐如业是出了名的“较真”。
“办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放过一个疑点就有可能放过一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
身为检察官,所办的每件案子都必须经得起检验,都必须对老百姓负责!在整个衡阳县公检法系统,唐如业是出了名的“较真”。
2006年2月,公安机关以“买卖、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将犯罪嫌疑人邓某移送检察院。在审核时,唐如业发现存在明显的证据不足,不够起诉条件,于是坚持将案卷退回补充侦查。办案的公安人员对此十分不理解,劝他说:“老唐,算了,就一点小问题,不碍事的”。唐如业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断地讲道理、求沟通,通过连续退补两次,协同公安机关想方设法补充证据,终于在认定原有罪名的基础上挖出了新的“伪造公司印章罪”,使犯罪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处。2004年春节期间,集兵镇妇女李菊娥涉嫌谋杀罪被逮捕,审核案件时,唐如业发现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据间有一系列矛盾之处,他没有简单放过,而是紧紧地揪住疑点不放。这个案件经反复补充侦查,一直没能彻底解除疑点,后转至衡阳市检察院审查,最终依据“疑罪从无”的原则退回公安机关建议撤案,释放了当事人。唐如业对疑点的坚持避免了一起可能出现的错误,尽管身受重重压力,但他认为值,“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作为检察官,我别无选择!”
近3年,唐如业通过审查和复核证据,先后改变原定罪名案件5件,改变原起诉决定作不诉的6件,办案差错率一直为零,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唐包公”。
当检察官,手中的权力往往成为众多当事人追逐的目标。对此,唐如业的理解是,“无欲则刚!作为一名检察官,必须依法办案、公正执法,工作中不怕得罪人,就怕得罪法律。任何时候都必须耐得住清贫,坚守住廉洁。”
“尺子要丈量别人,首先得伸直自己;梯子要为他人服务,自己首先得挺直脊梁。”
在衡阳县,唐如业的朋友、亲戚多得很,但只要涉及工作来讲情、请吃饭的,他始终坚持原则,谁的面子都不给。两年前,唐如业舅父的儿子因盗窃被抓,年迈的舅舅找上门来苦苦相求,要他念在患病期间曾倾囊相助的情分上,为表弟的事找领导说说情。在情与法的面前,唐如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案件处理集体讨论时,他主动找领导申请回避,并表明态度要依法处理,结果表弟被移送法院起诉判了3年有期徒刑,唐如业含泪将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表弟送进了监狱。舅父至今仍对此事耿耿于怀。
每当提起这件事,唐如业的眼里就噙满了泪水,但他却从不言悔:“我不是一个冷血动物,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但我深知,国家赋予我的责任和老百姓寄予我的厚望太重了、太高了,我只能弃小家,再碰上类似的事情,我还会这样做!”
为节省药费,唐如业自己在家熬中药治病。
“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就不配做检察官。”
唐如业身患癌症7年多,昂贵的医药费及治疗费让这个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背上了5万多元的债务。为节省每一分钱,唐如业一家长年省吃俭用。人们常常在黄昏时分看到唐如业提着菜篮子,步行一里多到城西集贸市场买菜,因为这时候的菜都是被挑剩下的,比上午便宜许多;除了几身检察制服外,唐如业没有一件像样的便装,很多时候他仍穿着当兵时的旧式制服,他平生最贵的衣服是为送女儿上大学而买的一件价值200元的夹克衫;为节省医药费,唐如业利用休息时间,自己提着篮子上山采摘草药,7年来,唐如业踏遍了县城附近的田间山头,熬破了17个砂锅;为了补贴家用,唐如业的妻子50多岁了,下岗后还给人当保姆,每月赚300元的辛苦钱;唐如业和女儿有个约定:一年中买的衣服不能超过两套,鞋子不能多于两双,而且每件单价不能超过100元,为此,女儿私下里曾管父亲叫“抠门爸爸”。
日子虽然清苦,但唐如业却从未向院里伸过手,从未向组织上提过要求,更没有把权力当作交易。
从事检察工作15年以来,唐如业始终用“六个严禁”和“八个不准”约束自己,做到请吃不去、送礼不受、说情不动,坚持“三管三做到”,即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同时,唐如业和妻子约法三章:不准在家中接待与案件相关的人、不准接受涉案当事人的礼品和钱物、不准过问和干涉办案工作。
2000年,唐如业办理方某的故意伤害案时,当事人亲戚为求他“网开一面”,送上1000元红包,被他严词拒绝。时间长了,人人都知道县检察院的老唐是个“油盐不进”的人,请吃不去,送礼不受,说情不动,想拉关系,连门都没有。作为一名从事刑检起诉工作的检察官,唐如业无数次经受了情与法、钱与法的考验,坚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法律的尊严和执法者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公与私,名与利,得与失,像一把尺子最能衡量出一个人的气节。15年来,在利益和好处面前,唐如业想到的都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我是一名光荣而神圣的检察官,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就得为党和人民的检察事业奉献终生!名利对我来说只是过眼云烟。”
唐如业同志1983年在部队就已经是副科级干部了,1995年院里准备向有关部门呈报解决他的正科级职级待遇,当时院里只有几位领导是正科级职别,可老唐却推辞了:“院里有好多同志工作比我出色,名额有限,还是先给其他同志吧!”如今,院里正科级干警已有19人了,老唐却仍然在副科级上原地踏步。
1996年,院里欲提拔他为政工股长,他不但婉拒了领导的好意,还主动找到院领导:“我年龄大了,院里有一大批要求进步的年轻干警,这个担子就交给他们吧!”他不但放弃了升职的机会,而且主动让贤,辞去原担任的政工股副股长职务,到人员空缺、工作繁重的公诉部门当了一名普通干警。唐如业甘为人梯的精神,在全院成为美谈。
“能够有机会继续为党工作,是我的福气,还计较什么加班费。”
对“帽子”无所追求,对好处唐如业同样退避三舍。患病7年来,唐如业共加班300多个工作日,按规定可报销一定的加班费,可他却从未报销一分钱。院里每年底都有一笔专项福利救济款,论“条件”,他最该拿,可每次发福利他都将“大份”让给别人,“他们困难,应该多拿一些”。这就是唐如业同志,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廉执法、艰苦奋斗的检察官,一个用人格魅力和坚韧顽强的精神让生命展现出动人光彩的时代强者!
有人说唐如业傻,有人说唐如业不值。唐如业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光荣而神圣的检察官,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要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我选择当一名检察官,就选择了承担为民执法的责任,除了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办案外,我别无选择!对于这个选择,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