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密州的一个中秋夜晚,苏轼双眼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陡然发出一句千古之问,问这青天,问这明月,究竟出现于何时?有此疑问的不仅是苏轼,还有很多诗人,他们用不同的妙句书写着中国人的哲思与意蕴。
说起问天问月诗,最著名的篇目当推屈原的《天问》,他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诸多事物现象发问,一共问了170余个问题,“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为何十二等分?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陈列?“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对月亮有何好处,玉兔能常在其腹中?这密集排列的问句令人目不暇接,不禁惊叹屈原深邃的观察力和绮丽的想象力,他不仅对一些传统观念敢于大胆怀疑,还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中天悬着一轮明月,像黑夜中的眼睛,给了多少人心灵的抚慰,又让多少人心向往之。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张若虚以一支清丽之笔,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遐思冥想,仿佛想探究宇宙的奥秘,谁是最初见到月亮的人?月亮又是哪一年与人相遇的呢?身处一个阔大浩渺的空间之中,人会感到孤独。“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万古如斯,人虽然也世世代代无穷无尽,只是已非今夜之我了,但反过来想,生命尽管是有限的,但通过生生不息的延续,似乎也实现了如明月般的无限。诗人有片刻人生苦短的感伤,更有着与明月共存相看的热爱。
李白也是极爱明月的,而明月也似乎总是偏怜他许多。“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诗人对浩瀚的宇宙心生困惑不解,他不知后世会有航天器能抵达月亮,只是觉得月亮高不可测却又若即若离,要不然,为何我到哪里月亮就跟着我到哪里呢?这种相对运动造成的错觉滋养了李白的诗意,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接着想追问月的来处与归处,“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罢了,有些提问不需答案,时光如水,幸有明月相伴,“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莫负韶华,且珍惜当下,将月光酿成的酒一饮而尽吧。
宋代词人辛弃疾有一首别出心裁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他对月亮既感好奇,又疑惑许多关于月亮的说法。辛弃疾开门见山,在小序中交代背景,这是一首模仿屈原《天问》的送月词。“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先问,可爱的月亮降落到遥远的什么地方去了?继而问,难道说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吗?这一问石破天惊,差点悟出了月球绕着地球转的原理。“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词人对月中嫦娥的神话故事产生了怀疑,而且好奇月亮到底是怎么运行的,月亮没有绳子系住,为何能有规律地运行?“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有人说月落后会经过海底,如果确是如此,长鲸不会触破玉殿琼楼吗?玉兔不通水性又怎么办呢?“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即便顺利渡过大海,圆月为何会变成弯月呢?这首词让我们看到豪气干云的辛弃疾,也对自然有着细致的观察和严肃的思考。
中华儿女对月亮与浩渺无穷的天空的追寻永不止歇。今天,“天问”“嫦娥”“玉兔”“北斗”“天宫”等一个个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名字穿梭在天地之间,这是当代中国人用科学探索宇宙的壮举,是向未来发出的浪漫信号。(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