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鉴史问廉 > 正文

开封的菊花


发表时间:2022/11/04 16:05:36    信息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访问次数:

吴昌硕《秋菊图》(局部)

古都开封的秋天,是从满城洋溢的菊香正式开始的。

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是开封为期一个月的菊花盛会。深秋十月,料峭微风,街上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摩肩接踵的人群赏菊、观菊,手中的镜头争相记录下这一年一度的盛放。菊花开了,天是真的要凉了,但也无妨,赏完菊,冲上一盏香气氤氲的菊花茶,煮上一盘热气腾腾的菊花饺子,纵使岁寒,亦无可畏也。

菊花是开封的市花。开封人喜菊、养菊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菊花已是开封百姓普遍钟爱的花朵。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说的便是如此。逮至北宋,开封人的养菊技术已炉火纯青,竟能培育出一株结出上百朵的立菊,高超的种植技术绝不逊色于今。菊花可赏也可尝,《东京梦华录》中有“禁中与贵家皆早尝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尝”的记载,开封人赏菊花、逛菊会、挂菊灯、喝菊酒的习俗,也由此被沿袭下来。到了明清,开封的菊花更是名播天下,有大量关于菊花的文字流传至今,明代复古派“前七子”诗人之一李梦阳,曾专程来开封赏菊,留下了“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的佳作。

中国的文人墨客多爱菊,爱的是她的品格。他们盛赞秋菊傲霜耐寒,迎寒独放。阳春三月里,百花争艳,独独不见菊花的踪迹,岁寒霜重时,百花凋谢,菊花却独立凛秋。她色泽明艳,但骄而不妖,她迎风绽放,但傲而不媚。“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把文人对菊花的咏叹推向了一个高峰。

菊花常被赋予很多意象,淡泊、隐逸、高洁……而开封人更钟爱的是菊花迎寒绽放的坚韧和勇毅,因为,这份坚韧和勇毅,也是这座城市从古至今一直传递和秉承的精神。

四千余年的建城史,历经沧桑的八朝古都,孕育了开封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开封是一座被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她因黄河兴起,也曾饱受水患频发之苦。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的开封曾被大水淹埋至少六次,小水患更是不计其数。滔天的洪水吞没城市,大水在城中又多次内涝,久久不退。面对满目泥沙、浮殍遍城如废墟一般的故土,不屈不挠的开封人,没有离开。他们选择留下,咬紧牙关,在废墟上一遍又一遍重建家园,在残砖旧瓦上一点一点写尽半部华夏史。

你也许会问,为何不迁移?

因为,这里曾是文明启始,这方土地上有古都老丘,这方土地上有黄河故事,这方土地上有世代如秋菊般坚韧的傲骨……一代一代的开封人啊,硬是在一层又一层淤积的泥沙之上,建造出了今人无限向往的东京梦华,建造出了气势恢宏的繁塔,浇灌出了璀璨的历史文化,沉淀出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历史的喧嚣早已被湮没在地底,可是金秋的颜色依然夺目,这座城里菊花没变,这座城里的气息没变,这座城市的气节没有变。每年秋天,菊花便盛放,把她的颜色、她的滋味、她的品格嵌入到漫长的岁月里,一点一点,浸润到古城开封的肌理。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每年的我们于她,一期一会;而每年的她于我们,岁岁如此,悠远芬芳。(王亚楠)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中心街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