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一词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中共计出现10次,在不同的条款中,其含义不尽相同。审理中发现,对通报的理解、适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有的将“通报”简单理解为公布公开;有的认为问责结果均要“通报曝光”,通报问责这种方式可有可无。为实现问责工作的精准化、规范化,有必要对通报的内涵和适用情形进行厘清。一、正确理解“通报”的含义。依据文义解释,通报的基本含义为: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按规定报批后,可以依法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冻结措施是监察机关立案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何规范做好财产冻结工作,笔者结合实践谈谈体会。深入研判,摸清底数。冻结措施既是监察机关调查违法犯罪案件的手段,也是对涉案单位和个人财产权...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工作全过程,既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的具体检验。因此,在审查调查中,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全过程,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注意的四方面问题。系统进行纪法教育。实践中,不少审查调查对象违纪违法的原因并非对纪法无知无...
《监察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可以委托鉴定。《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了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应当送达《鉴定意见告知书》;对鉴定意见告知情况可以制作笔录,载明告知内容和被告知人的意见等。制作鉴定意见告知笔录不仅能最大限度保障被调查人和相关人员的权利,充分体现《鉴定意见告知书》的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固定案件证据。笔者以行受贿案件为切口...
扣押是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中可依法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便于收集被调查人的涉案物品和相关证据材料。监察法实施条例将监察法对扣押措施的原则性规定予以细化,用11个条文对采取扣押措施的工作要求作出详细规定。调查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范,强化程序意识,依规依纪依法采取扣押措施。扣押手续要齐全。为防止被调查人转移销毁物证、掩饰隐瞒犯罪线索,监察机关一般会在立案后及时采取搜查措施...
留置谈话是一项政治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本质上是思想政治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案件质效。近年来,笔者参与过十余名留置对象的内审谈话工作,结合实践,谈谈做好留置谈话工作的一些体会。讲透彻留置的概念,打消留置对象侥幸心理。开展留置谈话,首先就是向留置对象讲明其面临的形势是留置,重点讲明监察法规定的留置条件,即组织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采取留置措施经过了严格审批程序。通过严...
初核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程序,是执纪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初核工作,对立案审查调查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做好初核需具备以下四种能力。线索挖掘能力。由于举报件等反映的内容有限,要注重问题线索的挖掘,根据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有效梳理和延伸。一是围绕职责职权找线索。掌握初核对象的工作职责、职务职权,紧紧盯住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易发领域,注意从调查相关人物入手,发现其他问题线索。二是围绕生活社...
“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刑法规定的某些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我国刑法上,斡旋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均要求具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件。“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查证直接影响罪与非罪的认定。笔者结合实践,浅议涉及“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贿赂犯罪案件查证时需注意的问题。围绕关键证据高标准进行证据补强。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涉及“...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核查组经批准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收集证据,与相关人员谈话了解情况,要求相关组织作出说明,调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阅复制文件、账目、档案等资料,查核资产情况和有关信息,进行鉴定勘验。有效分析涉案人员银行流水,是提升审查调查质效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实践,浅议如何有效分析银行流水,实现让银行数据“说话”。画好人物关系图。实践中,根据被审查调查人的籍贯、生活背景、社...
案件审查调查过程中的证据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案件办理的质量。在案件审查调查过程中,通过设立证据收集运用审核关口,以确保案件进入审理环节之前相关证据经过严格审核,以此提高案件质量,确保案件办理工作在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轨道上运行。对于在审查调查过程中如何进行证据审核,笔者谈几点思考。审慎确定审核人员。审查调查涉嫌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取得的证据需符合刑事审判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案件审查调...
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背后,常常隐藏着“四风”问题。为了严肃查处此类案件,既要严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也要严治酒局饭局,深挖背后违规接受宴请、公款吃喝等“四风”甚至是腐败问题。笔者结合实践,对怎样查处党员干部酒驾背后的“四风”问题谈几点认识。拓宽问题线索来源。要加强与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酒驾醉驾案件移送机制,筛选比对查找涉及党员干部...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核查组经批准可采取必要措施收集证据,与相关人员谈话了解情况,要求相关组织作出说明,调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阅复制文件、账目、档案等资料,查核资产情况和有关信息,进行鉴定勘验。查阅账目是证实违纪违法行为、收集证据的重要手段,促进由证到供、供证结合。笔者结合实践,浅议初核中如何查阅账目。抓住四个重点。查阅账目时,要树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思维。一要查清违纪...
根据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对于涉嫌行贿等犯罪的非监察对象,情节较轻,经审批不予移送起诉的,应当采取批评教育、责令具结悔过等方式处置。笔者结合实践,就如何理解和适用“责令具结悔过”谈几点体会。责令具结悔过的性质和内涵。责令具结悔过是指对于犯罪分子进行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置方式之一,虽不涉及当事人的人身权利,但却是一种影响当事人声誉的处理形式。从语义来看,责令具结悔过就是责成、命令某...
实践中,被审查人在三种特定情形下,可能会主动上交涉案款物:一是被审查人自述存在违规违纪行为,但有些行为无法进行查证;二是已查实被审查人的违纪行为和违纪所得金额;三是已查实被审查人的违纪行为,但违纪所得金额无法查证。在不同情形下,对被审查人主动上交涉案款物的行为评价和涉案款物处理意见也可能不尽相同。一是已查实被审查人违纪行为和违纪所得金额。审查部门已查实被审查人存在违纪行为,且违纪所得尚...
证据是决定案件质量的基础性因素,认定违纪、违法、职务犯罪事实必须依靠确实充分的证据。收集、固定的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特征,其中,客观性是证据的首要属性。如何在收集证据时确保证据客观性,笔者认为需把握以下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确保证据真实可靠。审查调查组应当依规依纪依法行使审查调查权,提高对证据真实性的分析鉴别能力,对证据要认真深入审核,确保收集、固定的证据是真实的、可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和变异性,存在发现难、定性难、根治难等问题。笔者结合办案实践,对如何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谈几点看法。积极创新监督方式,破解发现难。要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挑战,认真分析研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
勘验检查和鉴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明确规定的审查调查措施,通过上述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固定证据,对案件查办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对电子数据进行现场勘验检查和鉴定越来越频繁,但实践中可能存在措施混用的情况,如勘验检查报告包含了专业鉴定意见的内容,而鉴定意见仅仅是对电子数据检查情况进行记录等。要正确使用这些...
全面及时、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纪处分决定,对于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处分决定执行内容繁杂、执行主体涉及面广等原因,实践中存在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打折扣的现象。笔者结合实践,对如何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处分决定执行质效谈几点看法。科学设置工作程序。一是执行通知要明确。处分决定执行工作包括送达、宣布、归档、职务级别及工资待遇调整、年终考核、执行报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规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着眼健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的组织设置、领导体制、工作职责、履职程序、管理监督作出全面规范,对于推进派驻机构工作规范化...
(2015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批准 2015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 2022年1月14日中共中央修订 2022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法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省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以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省级以...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客运站站南邻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