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982年5月22日曾刊载过一篇题为《铁纪委》的报道,写的是40年前延安地区纪委的两则故事。如今读来,仍或可借鉴。第一则故事是“七下洛川”。1980年初,洛川县有人给延安地区纪委写信,反映洛川一些干部在招工中欺上瞒下、掺假作弊。延安地区劳动局前去调查,但当事人不肯讲,知情人不敢揭,调查组很快“班师回朝”。这一来,还未回到延安,群众的揭发信已到了地委,连调查组也一同告发了。于是延安地区纪委...
年纪愈长,青年时期喜欢李白的心情有所弱化,“渐近杜甫”,是常常想写的题目。杜甫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察,对生存场景的精微识见及文字描摹,对下层民众的同情怜悯……这一切,让领会的读者无不深感敬服。杜甫这博大襟怀与独到观察眼光、雕刻一般的文字综合完成的作品,解读起来,有时未见到相同情景,凭一般想象,还真不易到位。那天刚从山间回家,晚上卧读时,就见到这样一句:“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近日,十二集纪录片《紫禁城》在北京卫视播出,融入了苏东坡诗词的国风歌曲颇受观众喜爱。东坡的诗词从来不缺读者,东坡是个有趣的人,他总是能将暗含悲愁的生活过得有情趣,而东坡的诗词中也颇有理趣,我们不妨读读他的理趣诗。旷达是苏东坡性格的底色,这源于他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东坡写诗赠与刘景文时,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而刘景文比...
白菜,古称“菘”,古人认为,白菜具有松树般傲霜斗寒,凌冬不凋的特性,于是其名就用“松”字加了个草字头,成了一个“菘”字。恰如《埤雅·释草》所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秋冬,正是白菜上市的旺季。唐代白居易吟咏白菜道:“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诗人表达的是风刀霜剑带给自己久经历练的淡然,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讲,白菜对低温...
唐人赵璘在《因话录》里说“世重饼啖”。唐朝的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里还拿饼来做比喻:“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任用官员,如果他们的才能配不上职责,就像在地上画饼,只能看,不能吃。唐玄宗年间,鉴真和尚出访日本,粮食里就有“干胡饼两车,干蒸饼一车,干薄饼一万”。可见,饼在唐朝人饮食中的地位。唐朝的饼,类型极其丰富。或许是因为唐朝人太喜欢吃饼了,导致许多和饼有关的传说都出现在...
有节即是有所节制,有所保留,不把弓拉满,不将势用尽,预留出腾挪空间和回旋余地,避免陷入亢龙有悔、势尽反败的困境。《韩非子》中讲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结果是把自己置于逻辑的死胡同,进退不能,就因为他把话说得太满了。《庄子·外篇》也讲了个类似的...
今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七十二华诞。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新诗也参与到万众欢呼的行列,张开双臂,唱响发自肺腑的时代强音。在开国大典当天,郭沫若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新华颂》:“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10月1日下午3时的开国大典前,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小镇被安置到省城一个文化单位专业写作,在其中的戏剧研究所,知道了李渔。李渔最早的名号让我印象深刻,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仿佛是对他人生的预言。在略带夸张的记叙中,李渔简直有些奇特: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总角作文,下笔千言;童子试一举为“五经童子”,名噪一时;然而立前后两赴乡试无果。一度做了州司马幕客,在沈约李清照先后题咏、此后无人敢轻易动笔的八咏楼撰联“...
祠,一般是为祭祀已过世的有功劳的人而建,但史书上也不乏为尚健在的人立“生祠”的记载,如清代在山东昌乐任知县的朱宏仁。百姓为其立“生祠”,完全是由于他卓尔不群的政绩感动了邑民。朱宏仁是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的进士,次年任昌乐知县。他以兴利剔弊为己任,博学卓能,廉洁勤政,对淫威害民者严惩不贷,百姓由衷爱戴。在他离任后,百姓自发捐款,在城隍庙为他建“生祠”。祠前竖一石碑,镌列其政德概要,以示...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好学善思,学问渊博,除儒家经传以外,诸子百家皆得其要领。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一生投入了大量精力兴办教育,创建书院和学堂,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为近代中国教育作出了贡献。张之洞在为诸生所写的教戒之语《輶轩语》中提出“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的主张,提倡通经致用。张...
很多人都听过王羲之召集的兰亭雅集,但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文人盛事——北宋时期的西园雅集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西园雅集为何闷在文史堆中,没有如兰亭雅集那般进入大众视野?先来比较一下两个雅集的参与者阵容:兰亭雅集有王羲之、谢安、谢万等42人,西园雅集有苏东坡、苏辙、李公麟、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米芾、王诜等16人。在兰亭雅集中,堪称文学艺术史上巨公、伟人的,只有王羲之。而在西园雅集中,不仅有苏...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语不惊人死不休”,何止是文章,凝练的楹联亦如此,若要意蕴丰富,令人过目不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一个“奇”字,如天降大雪、万树梨花,如群马奔腾、遮空蔽日,如黄河悬崖、喷薄而来。有奇字之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副楹联刻于洛阳龙门石窟,相传为北宋道教学者陈抟所撰,景之伟俊,人之英杰,每个字都洋溢着龙马精神,还似携带着缕缕仙风。“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
在闽浙交界处,连绵群山隔断南北。古时,蜿蜒于大山之中的仙霞古道是出入闽地的主要通道。古道南端尽头,在福建省浦城县,那里旧时有间官驿,名叫“渔梁”。明朝人王世懋《闽部疏》记载,“凡福之丝绸、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仙霞古道盘山而卧,道阻且长,是商贾官宦北上中原,南抵南洋的必经之路。而渔梁驿,也成为八方...
在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的入海口,有一座长堤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守护着兴化平原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这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闽邦第一堤”之称的镇海堤。镇海堤的修建,凝聚着一位叫陈池养的乡贤的无数心血与汗水。陈池养(1788年—1859年),字子龙,莆田本地人,在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考取进士,担任过今属河北的多个州县的长官。嘉庆十六年(1811年),陈池养以知县分发直隶。当时武清县里发生一...
在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的老街上,有一座小小院落,院子里有一株石榴树。每年秋天,一簇簇绽开的石榴挂在枝头梢尾,鲜红似火,就像故居的主人——烈士许晓轩,坚守着赤热的初心。许晓轩,出生于1916年,他的父亲为其取名永安,字小轩,寄托了对这个孩子的喜爱和祝福之情。幼时的许晓轩勤奋好学,但因父亲早逝,不得不在15岁那年辍学到钱庄当学徒。在钱庄的这段日子里,通过接触不同的人群和钱来钱往、存来借去的过程,许...
时值秋日,我偕朋友踏足乡野,忽然,朋友出了一道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边住着个白胖子”,要求我猜一种植物的果实。话音一落,我就揭开谜底:花生!此时,朋友不语,却笑着指向田间。顺着指向望去,但见一位老农正在田野收获花生。花生连根拔起,露出一簇簇沉甸甸黄澄澄的果实,一派丰收喜庆景象。我这才明白,原来这位朋友是借题出谜呢。花生,在我的家乡被称为“落花生”,也称“长生果”。人们历来有种植花生...
在一个春水涨、草木新的日子里,面对稀客来访,杜甫兴致极高,不禁脱口而出:“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我将邻家老翁也请来,与您举杯对饮吧,我平时与他常酌,隔着篱笆唤他便应。这首《客至》未曾交代最后他的邻居来了没有,但从中可折射出杜甫与邻居间的融洽之情。在立春社日,杜甫受到邻居的邀请,来看看邻居们的热情吧:“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今年社日,要大大热闹一番,喊家眷将大瓶酒打开,咱...
微山湖中有一座风光秀丽的微山岛,景色秀丽,岛上有一座留侯祠。留侯即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他本是韩国贵族后代,秦灭六国后,他曾隐居于沛县下邳,苦读兵书,广交朋友,与不少豪杰关系密切。张良在历史上以富有谋略而著称,这与他苦读兵书有关,关于张良获得兵书,还有一段“圯上受书”的传奇故事。有一天,张良在下邳街上闲逛,走到一座桥上时,有个穿得很普通的老者,故意在张良面前把鞋子扔下桥去,还很不客气地让张...
诗词曲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诗除表达报国情、忠贞气、爱情美、山河秀外,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才观。悉心研读这些诗句,对于我们正确识人、用人、育人能有所启迪。《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识人用人的篇章,其中《大雅·文王》在歌颂周文王姬昌的功绩时,突出总结了他重视贤才的成功经验:“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大意是说,那许多美好的人才,生在这个国度里,成为国...
在古城淮安有一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淮安府署,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存留至今的古代府署建筑。当地政府修复了这一历史文化遗存,并将其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时维九月,芳草仍绿。进入淮安府署,“公生明,廉生威”的诫石坊赫然屹立眼前。穿过牌坊,有一尊清代廉臣傅希挚的塑像,塑像底座上写有“不受馈遗的漕运总督”字样,令人好奇关于他的故事。傅希挚,字承粥,号后川,河北衡水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登...
曾经执掌北京清华17年的梅贻琦被誉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他毕生躬耕教育,凡事率先垂范,由于平时性格稳重、沉默寡言,人称“寡言君子”。在工作中,梅贻琦对人很有礼貌,寡言而重行。遇到问题,总是先问旁人,从无疾言愠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每当有人提出有利于清华的建议时,他总是颔首微笑“吾从众”,这句话也成了梅贻琦的口头禅。事实上,一句“吾从众”,并非他没有自己坚守的东西去随波逐流,充当无主张...
读书有对读之法,如将朱自清和俞平伯各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读,可读出两人面对同样的风景有哪些共同的观察,又有哪些相异的情愫。看展也应有对看之法,尤其时下各博物馆纷纷推出高质量的临时展览,为这种对看提供了条件。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其中“丝路序章”一单元专门讲述秦汉时代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与域外各地交往的故事,由于文字资料的匮乏,出土文物成了...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变法失败后,在狱中写下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中所言“张俭”是东汉名士,《后汉书》记载张俭是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父亲张成曾任江夏太守,延熹八年(165年),山阳太守翟超奏请张俭担任东部督邮。督邮之职,始于汉代,为郡太守的重要佐吏,除督送邮书外,还代表郡太守督察所属各县,纠举违法,宣达教令,兼司狱讼...
有一位将军,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叱咤风云,战功赫赫。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之前,听说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却提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授我以大将衔的消息,我已获悉。这些天,此事小槌似地不停地敲击心鼓……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我究竟为党为人民做了些什么?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他,...
我国书法,成一独立艺术品类,在他国并不多见。由于此,获得名家书迹,成了收藏家甚至许多普通人的强烈愿望。可眼下,社会发展,人们有了一定经济条件,也导致名家作品价格被炒作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已经成了普通人“玩不起”的物件。这其实与书法作品本质意义大相径庭。在我国古代,据记载,人们也早早有了收集名家手迹的努力。不过当时,限于整体社会经济条件,还不是全然百姓“玩”不起,而是看你的热爱程度。倘若你...
姚崇是唐代著名政治家,历任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一生正直勤勉、尽心尽责。临终之际,被人问起为政之道是什么,他只讲了四个字——“崇实充实”,意思是要崇尚实干、充实国库。“实”,繁体作“實”,是一个会意字,从宀,从贯。宀,是房屋,贯,即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是指财物粮食充足、富有。《说文解字》解释“实”为“富也”,因为“实”描绘的是财物充满房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富裕。“仓廪实而知礼节...
江南水乡的许多古镇,不独风物宜人、景色秀美,亦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于世,江苏省无锡市的荡口古镇便是这样一座古镇。古镇中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三公祠”,这座祠是明代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为纪念因量田清赋得罪豪门被革职处分的孙慎、翁大立、王其勤三位廉官所建。“三公祠”占地面积252平方米,祠中有思泉亭、学海书院、望月楼、致斋所、衍庆道院,设遗爱堂,列三公像,岁时瞻拜。遗爱堂外的西墙上,镶嵌...
一座院落,历经数百年沧桑却古韵犹存;一个家族,代代聚族而居却根繁叶茂,长盛不衰。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之静升王氏家族,之所以能史历经久,与其代代坚守着家族的家训格言密不可分。“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未深省。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静升王氏十六世祖王廷璋借用北宋...
唐代诗坛群星灿烂,生活于唐代中期的刘禹锡被称为“诗豪”,他不仅诗文上乘,为人为官也多有可称赞之处。提到“韩柳”,今人大都熟知,其实与柳宗元并称者,不独韩愈,也有刘禹锡,而且“刘柳”并称的频率并不小于“韩柳”。刘禹锡、柳宗元两人无论在政治、文学等方面的见解,乃至生活轨迹上,都颇为相似,是真正的莫逆之交。柳宗元曾称刘禹锡是一个“明信人”,刘禹锡要是不了解一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不会轻易开口议论...
“月色在征尘中暗淡,马蹄下迸裂着火星。越河溪水,被踏碎的月影闪着银光,电火送着马蹄,消失在希微的灯光中。”这是关向应的《征途》,阅读这首诗,仿佛在欣赏一幅版画,让人体会到了光影之美。这首诗撷取革命军队一个月夜急行军的片段,用优美的语言凝固了漫漫征途中的一个瞬间。这首诗头两句一暗一明,充满动感,可见行军之急。而月影在“踏碎”中变幻,化作一片银光,在宁静中透着紧迫,这种奇特的结合是一种新的...
著名新闻工作者、报刊评论家邹韬奋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创办了11种进步刊物。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在民众抗日热潮的推动下,张治中等率驻军奋起反击,拉开了淞沪抗战序幕。“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为适应形势需要,邹韬奋迅速着手创办了一份新的时事政论期刊,经过短短5天的紧张筹备,8月19日...
明嘉靖八年(1529年),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胡世宁辞官还乡。因多年来政绩斐然,且为官清廉,皇帝在临行前给了他很多赏赐。胡世宁竭力推辞,提出不如以银折米,免去家乡百姓到百里之外买米交纳漕粮的重负。皇帝感念他的爱民之心,当即应允,并责成地方官府办理。当地百姓十分感激,将其清廉为官、造福桑梓的故事代代相传。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横塘(在今杭州上城区)人,曾任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尚书等职...
张县长:来信收到,刘邓部的同志到你处去。此同志是个伤员,不能跟队,他在家是个民兵,读六七年书,你处理吧。工作问题我们研究一下,十号前主要以完成县布置之面、米、生铁、动员社会人士为主,以上工作将结合到各村召开村民会及结合某市宣传时事,及对蒋方人员的政策,回家后到政府登记交出武器,在家安分守己遵守政府法令,政府保证生命的安全。……现我与白区长已分工到各地开会动员中,结合我们秋征政策使群众思...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代表著作有《韩昌黎集》等。可是,当年韩愈曾是一个“复读生”,其科举之路历经曲折磨难,连考四次才中进士。韩愈于唐大历三年(768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仅两个月,母亲去世。韩愈三岁时,在朝中任秘书郎的父亲又离...
在我国民间,有夏天多“吃苦”之说。苦味入心,烈日炎炎,多食苦味食物,可清热解毒,降暑祛火,避免因天气炎热而烦躁不安。夏菜之苦,首推苦瓜。苦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东南亚或南亚,大约明代传入我国,如今我国大江南北都有其踪影,尤以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地出产为盛。苦瓜夏季开黄花,夏秋结果,瓠果肉质。因表面有瘤状突起,又称“癞瓜”、“凉瓜”、“癞葡萄”等。有诗云:“岂效荔枝锦,形惭癞...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他在书中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叫秦伯嫁女,也叫秦女嫁晋。这里的秦伯是秦穆公,秦穆公与晋献公联姻,以利秦国向东发展,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先是嫁给了晋怀公,后又嫁给了晋国公子重耳,重耳由于国内的纷争流浪在外,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重耳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我们今天还用“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来描述两家确定了婚姻关系。秦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时...
先贤有云:“至乐莫如读书。”读书之至乐,实非嗜书之人不能体味。清人黄图珌在《看山阁闲笔》中有一段颇富诗意的文字:“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夫明月当轩,清风拂户,有其时也。山静日长,云深径僻,有其处也。鹤和松间,蛩吟砌畔,有其情也。花笑阑前,鸟啼林外,有其景也。至若有时有处,有情有景,而后开卷诵读,其快乐又何可胜言哉。”不独黄图珌一人以如此诗意的文字写读书之乐,...
或许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座右铭记忆犹新,又或许是漠北残元铁骑的嘶鸣声依旧刺耳,大明王朝从鼎定江南之初,便着手在这里修建一座固若金汤的帝都——南京城。单纯从建筑角度来看,明朝南京城“高筑墙”是卓有成效的,历经650余年的风雨战火,至今依然屹立不倒,长达25.1公里的明城墙得以保存下来。南京明城墙被称为“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主要是因为城墙砖又多又好。先说“多”...
在津浦铁路济南大厂旧址西门处,有一处红砖红瓦的低矮建筑。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公所,这个被称为“红房子”的地方,曾是济南工人活动的中心。“红房子”不仅是房子的颜色,更是革命的火种,薛文英就是第一批点火助燃的人。薛文英1892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目睹德国侵略者的掠夺与欺压,从小立志要反抗剥削和压迫。长大后,薛文英辞别亲友,考入津浦铁路济南大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反帝爱国热潮很快席卷齐...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客运站站南邻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