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似乎可以识家乡。我对家乡湖南常德山茶油的香,有着天然的敏锐嗅觉。澄清透亮的油一入锅,十有八九能判断是不是家乡的特产。兴许和我打小起就食用这油有关吧,这茶油香已融入了鼻子的记忆。家乡的山茶油有着特有的醇香,尤其煎炒烹炸菜肴时,油滑落锅,锅刚微热,未见油冒小泡来,却先闻得清香起,丝丝的淡转而扑面的浓,清冽的山茶气息能将你瞬间包裹,让你感觉不是在厨房张罗,倒似置身茶林,自由徜徉、与香共...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伏在外婆背上,哼唱着童谣,穿梭在迂回曲折的小巷。背井离乡的人,随着年岁增长,越发容易梦入旧时光。故乡小镇溱潼坐落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四面环水,小巷纵横。大多巷子长不过数十米,宽不过两三米,七步三拐,默默横陈于小镇中,记录着岁月,承载着风情。儿时体弱,常要去医院挂水,外婆的背便成了我温暖而舒适的小车。穿过幽暗深邃的条条小巷,外婆背着我从小镇西头走到东头,再从东头走...
那年,我从大学毕业,带着心中的理想和向往来到了广西边防,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活。“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是听着《十五的月亮》这首歌长大的,在年少时期的憧憬中,照在边关的明月该是何等的美丽纯净啊。多年后,在我内心深处,依然有挥之不去的念想。我永远忘不了那个中秋的夜晚,忘不了那一晚的月光、那一块“军旅月饼”。风...
疏属山,矗立在无定河畔,怀抱陕西榆林绥德县城,像一个陕北汉子,敦实厚重。绥德师范就坐落在疏属山脚下,郁郁葱葱林木簇拥,一栋栋低矮的白色小楼藏在绿荫之间,正对学校大门的教学楼楼顶“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几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这是1924年绥德师范校长李子洲提出的办学原则,也是校训。绥德师范创建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这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1924年夏,中国共产党早...
如果牛羊踏路的声音来不及消退,百鸟的婉转就开始了啾啾,知名和不知名的音谱和谐得令人心醉。推开窗,青蔓的音韵瀑布一般倾泻下来,泠泠作响的珠玉在玉米的柱头、南瓜的宽叶上纷纷扬扬,草原深处特有的芳香和醇浓在院落的每一枝花蕊上,每一片叶菁上深情拥抱——哦,不远处的火车鸣笛,刹那惊起院落后面楝树上的百灵,银灰色的翅羽扇动着流蜜的气息,不紧不慢地栖落在另一株高大的桦树,一支曲子又开始了弹奏和传播...
爱喝茶的朋友都会知道,茶具中有一种分茶器具,用于盛放泡好的茶汤,给茶客添茶,这个匀杯器具被称为公道杯。公道杯,闻其名,便知其意,主要是为了均匀茶汤的浓度、平衡茶水的多寡。如先用壶泡茶,再倒入每个人杯中,因茶汤和茶叶没有分离,就会出现茶水浓淡不均的现象。而有了公道杯,便可以将壶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然后再分给每个饮茶人,这样一起喝茶的茶友就能喝到同样浓度的茶汤,不会出现同一泡汤,你喝到的比...
金竹园是我老家,在鄂西北的一个小山窝里。金竹园,这三个字在地图上、行政文书上都没有,只是老家人这么叫,像呼唤小名儿一样。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叫金竹园是因为当年村里长了很多竹子,有些竹子被赋予了灵魂,长成了人形、马形,砍竹子时,竹子会流出鲜红的血。至于竹子后来是怎么回到原形的,时间那么久远,谁也说不清。村里人会讲很多传说故事,但真正读过书的人却不多。记得当时村里几十户人家,惟独我幺爷爷家...
西蔡家村茶园一角。于 涛摄车子一进西蔡家村,只见街道整洁,花开簇簇。穿过茂密的竹林,绕过明净的池塘,我们到了一个绿树环绕的幽静处,这便是钊安翠的茶厂。来茶厂的路上,我们收到钊安翠的短信:“院子里有青苔,小心路滑。”连日阴雨,茶厂院里青苔多,她为此特意提醒我们。多年前,山东的日照与青岛等地“南茶北引”,试种茶树成功。钊安翠那时候正好嫁到日照市五莲县西蔡家村,成了一名茶农。同样是种茶,青...
去日照,我就是想去看看日照的海。日照的海不是黄海吗?黄河不是归了黄海吗?几乎天天能听到壶口瀑布水声如雷的我,自以为是黄河的娘家人,我想以娘家人的身份,去看看远嫁的黄河。黄河在壶口瀑布的时候,那么放纵,那么任性,于归黄海,像个远嫁的女儿,在日照还好吗?会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的小心翼翼和委曲吗?站在日照的海边,我看到了终归大海的黄河,伊已经不再是黄河了,已从一个黄髫儿变成了“舞爱前溪绿,歌...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里,珍藏着5封尘封已久的家书。这些泛黄的家书写于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穿过炮火硝烟,越过时光岁月,字里行间昭示着一位中国军人笃厚的家国情怀,见证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家书的写信人名叫林高峰,1917年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一户贫农家里。1930年3月,林高峰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树立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对党和革命事业更加热爱。小学毕业后,...
一我是在大别山长大的,自然魂牵梦萦于这一山一水独特的气息。《桂花王》出版了。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献给英雄的大别山,献给英雄的大别山人民。”印在扉页上的这句话,在我心中已经沉睡了多年,像一个朴素而真挚的梦。如今,梦如花开。小说以逶迤三省交界的皖西大别山为故事背景,以农家女桂小香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笔触从20世纪30年代绵延至今,刻画了桂小香、方子成、桂宝才等一大批平民英雄形象,描绘了皖西...
优秀的漫画作品常能直指人心、启发思考,正所谓“一图胜千言”。前不久,“中国厦门首届廉政漫画展”在福建厦门美术馆开展,我饶有兴致地前往参观。走进展室,立刻置身于漫画海洋,120幅作品有序环绕,移步看画,不时能发现戳中心灵的创意。将军披战甲,骑着五花马,好威武、好雄壮。不过将军要摔了,为啥?老马失前蹄,磕上金块啦。展厅里,一幅《马失前蹄图》前围了不少人。这是一个纵马狂奔的赳赳武夫被金块绊倒的瞬...
万掌山是蓝色的。一落地万掌山,“蓝色万掌山”的形象竟一下子在脑海里定格。刚刚下过一场大雨,空气清新得令人陶醉。放眼望去,泥土是红色的,潺潺溪水也带着红色的波纹;绿树连绵,鸟鸣声声也在唱着绿色的歌。但是,天空是那么近,蓝色的、纯净的铺向天际的蓝色,衬着一团团白云,与红的绿的白的等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我的视觉,带给我极为震撼的感受。而且,在青山连绵壮阔的森林怀抱里,居然安卧着一个湖泊...
古往今来,不少人“读书偏爱惊人语”,将一些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或置于其案,或铭记于心,用于激励和鞭策自己。在读书方面,诸葛亮之诫:“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历史的箴言。读书之法,各有会心。近读村志,见乡间家训有“务读书”之教,称“家不论贫富,子女不论智愚,第一要读书。”其所列读书“十则”,至今犹堪借鉴:“静坐则神清;澄思则理透;好问则识广;多读则学博;笔勤则文清;功纯则德进;好...
大刘明当然不姓大,那时我父亲所在的棉花加工厂有两位同名同姓的刘明,为了方便区分,一位叫大刘明,另一位便叫小刘明。大刘明是我父亲一辈的人,与我父亲共事几十年,是看着我们这一辈出生、长大的,按道理我们该叫他一声刘明伯或刘明叔。但或许因为太过熟稔,厂里所有人以及我们这个浙东小镇(浙江上虞崧厦镇)上的一些孩子,人前人后都爱叫他大刘明。大刘明也不在乎,谁叫他,都顺口应着。我家与大刘明家做了三十多...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这是李大钊清俭一生把自己献给民族解放事业的真实写照。在李大钊之后,其后代也始终坚守并践行先人的优良家风,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待遇颇为优厚。然而每到发工资时,他却总是从会计科领回来一把预支工资的欠条。原来,李大钊把工资都用来支持党的活动、帮助同志、救济贫苦青年了,对自家生活却十分“小气...
有人说,荷,应生长在水乡。是的,她们应生长在诗意的江南,在湖畔,在水泽,她们铺天盖地,恣肆汪洋,那种天连着地、地连着天的气势,着实让人怔忪。但这里,我说的荷,是另外一个样子。我居住在北方。我的这个北方,是山东蒙阴县,是地道的沂蒙山区,与南方相比,这里河不丰沛,水不妩媚。在家乡,我见得最多的,是北方的莲,是一丛丛,绿茎托起的睡莲花。一片浅浅的池水,一只小小的泥缸,一汪如琼的清水,映着小片...
早晨,出去散步,逼仄的土路仅容下一人通行,两边蒿草一人多高,脚下的青草软乎乎的,露水打湿了脚面。蒿草之中夹杂着狗尾巴草,耷拉着、摇曳着,努力想甩掉身上的露水,我不由想起小时候放牛、打草的情景。回忆是苦涩的,也是美好的,贫穷的年代锻造了我们一代人坚忍耐苦的品格和健壮的体质。远远近近满眼的绿色,天蓝如洗,秧苗青翠,还有碧波荡漾的塘水,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露出点点红色或灰色房顶的农舍,大地上丝瓜...
要写字一时找不到笔,翻抽屉,发现一个笔筒里还“睡”着几支多年前的旧钢笔,睹物思事,想起我少年时用钢笔的往事。我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班上的小心同学有一支“英雄牌”钢笔,是他的姑父送他的。一下课,他就成了全班的焦点,被一群小脑袋叽叽喳喳地围着,大家都用新奇的目光盯着他手里的钢笔。拔出金属的钢笔帽,细细的笔头像是一粒包着壳的麦粒,笔尖就像是短一点的麦芒,拧开笔杆,里面还有一个软软的橡胶肚...
“三炮台碗子刮惯了,尕纸烟吸上个瘾了;我把花儿唱惯了,不唱是由不下我了。”在松鸣岩的花儿会上,这个唱花儿的男人微闭了眼睛,身子朝后仰着,黑红的脸庞上纹路纵横,却又洋溢着难言的生气和活力。他的声音那么嘹亮,他吐露的方言那么自然,仿佛已忘了身边围着的人们,仿佛是唱给天地听,仿佛是唱给自己的内心听。一个普通农民陶醉于歌声中的样子,不禁要让人心生亲近和欢喜。我听过全国各地许多种类的民歌,却没有...
人应该不时抬起头,看看天。中午仰望蓝天时,天蓝如海,白云悠悠飘过。无论是一朵、一片、一团,独具形态。地上无风时,云虽然动得不明显,仿佛一时就定格在天上了。毕竟是夏云多奇峰,看那,树梢在摆动时,南天边便如惊涛般,翻滚而来的是卷起千堆雪的云海。云有时虽然是对蓝天轻微的叹息,云对于人是有作用的,然而,云的作用在哪里呢?不可否认,云的作用是客观的,而更多的作用,则是人加以了自己的主观后所赋予的...
鸭绿江畔(资料图片)我到辽宁锦州才得知,锦州苹果是一个名牌,是受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据《锦州县志》记载,锦州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果肉脆,酸甜可口,而且还容易贮藏。尤其苹果外观清洁、色泽鲜艳,真应了那个“锦”字。“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已经成为锦州这座城市最具代表的宣传语了;如果知道了它的出处,那会叫人马上庄严起来的。因为这是毛泽东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党的会议上说过的。锦州,就像挑夫肩上的...
在蓝天白云、煦日暖阳的陪伴下去泉林,那片映照心底的水泊。环岸的杨柳依依拂动,翠竹亭亭。溯泉而上,凭吊先贤,访古寻幽,踏进这个历代文人墨客目光里的诗意胜境。泉林,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东部。去泉林,是为观泉,“雪花泉”“繁星泉”“金聚泉”“莲花泉”“石豆泉”依次而现,移步皆泉。那静止的泉,纹丝不动的一潭,就像一块透明的琉璃,波澜不惊又泉水暗换,泛出的气泡如万斛蕊珠,漱玉一般涣然如莲。这平...
逶迤——道路、河流等蜿蜒曲折的样子。其实,蜿蜒曲折的又何止道路、河流?逶迤处处,逶迤亦多佳处。昔年,我在一所乡下中学工作,离学校不远处,是一道山岭,名曰马驹岭。通往马驹岭的路,有两条:一条是人工修出的水泥路;另一条是鲁迅笔下,“走的人多了”便成为了山路。水泥路,平坦、顺达,人多行之;山路,曲折、狭窄,要穿过一片树林,要跨过一条小溪,然后蜿蜒至岭顶。那些年,每日晨练,攀爬马驹岭,我从不走...
在青海草原上,我结识了一位叫昂青的蒙古族牧民。他出生于一九七二年,黑红的脸膛,结实的臂膀,一看就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人。我一跨进他家的门槛,迎面见到的就是一幅挂在墙壁上的成吉思汗画像。那幅画像是绘制在牦牛皮上的,栩栩如生,很是传神。我开玩笑说:“我是来走亲戚的,我姥姥家是蒙古族呢。”小时候,我在内蒙古东部生活过若干年,会几句简单的蒙语。于是,我用蒙语问候昂青:“塔赛音拜努?”(家里都好吧?...
一夜色如墨,惊涛骇浪。迎着强劲的东南风,辽宁舰劈波斩浪,一路向南。茫茫海面,辽阔无垠,只有不远处伴随左右的属舰露出点点灯光。“3组注意,3组注意,准备位1号起降圈回收某某某号直升机。”指挥耳机中响起口令。“3组明白。”身着黄色甲板识别服的直升机引导员回复,带领组员迅速就位。引导员站在起降圈前,仰头在暗夜中寻找直升机的身影,手中紧握着引导灯棒。远远地,一组熟悉的灯光出现在夜空中。引导员举起灯...
世人尽知有陕北,可知陕北也分“南北”?以延安为界,以南称“南路”,延安之北谓“上头”。“上头”即陕北的最北端,指哪里呢?榆林。孤悬塞外,士马健斗,固若金汤,有“千古忠烈之城”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为数极少从未因战败而丢失过的城池,向称“九边重镇”。近代人所熟知的“三边”,即定边、安边与靖边,皆属其管辖。但凡一个非同一般的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具象和蕴涵,即表与里、内与外。幸运的城市,...
第一次到湖南溆浦,我就迈进了楚辞的世界。当地的朋友问我:“来过溆浦吗?”我说:“没来过,但向往已久。”并非客套。很久之前,应该是中学时代了吧!就知道“溆浦”这个地名,是从屈原的作品中。屈原在《涉江》中慨叹:“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屈原晚年被流放到江南,进入溆浦境内,他内心极其痛苦,但仍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毫不犹豫地遵循正道,绝不去随俗浮沉,同流合污。“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
夏日来临,山间绿意渐浓。极目环眺,白云生处,群山叠翠,国家级地质文化村——阜平县不老台村,蜇在太行深处。不老台“悬”于崖半山巅,昔日“穷在深山无人问”,过去的三年,河北医科大学驻村工作队带领全村深入挖掘再造,渐渐形成名播省内外的“世外小桃源”“太行山水人家”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山外涌来,沉醉于大山一隅的古、幽、红、雄、野、新之中。古,堪称不老台景致的第一特色。阜平,记录了地球25...
走进杨敬燮烈士纪念馆,历史图片、文献史料陈列在墙。该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洪畴镇西岙洋村,地处天台县宝华山西南麓。村前矮山连绵,村后峭壁如屏,奇石层叠。天台入党第一人杨敬燮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前后相邻的两座四合院里。杨敬燮出生于1900年。其父是武举人,受父亲影响,少年时期的杨敬燮聪明好学,又热爱劳动。1919年,他考入浙江省天台中学,其间,五四运动波及天台,学生上街游行的情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到农历五月,布谷鸟就兴奋起来,五更时开始不停地鸣叫。只等小南风一吹,麦梢见黄,田里的麦子就要熟了。其实在小南风马不停蹄即将抵达平原的夜里,农民们就早早起身,隔着夜色倾听麦子成熟的声音。麦熟一晌,收麦子是等不得的。爷爷把麦穗摊在手心,细数剥离出的麦子来判断年成的好坏,一粒粒数过后,便不住地念叨:“好收成!好收成!”满足的目光漫向田野,一副陶醉的模样。这个时节,家家户户会把开水、烧饼、油...
行进到“两个一百年”交替、“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精神、以何种姿态继续前进?回首百年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出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踏上新征程——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斗争的精神和精神内核始终如一。从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中汲取新的强大力量,将推动...
那是百年前的一个清秋。枫叶红透,稻菽金黄,韶河碧透,栾花芬芳,秋风沉醉。一个少年收拾好行装,一根竹扁担,一头是一个包裹,里面是几件换洗的衣服、蚊帐、床单;另一头是一个篮子,放着两本书。风撩起他的长衫,晨曦打在他脸上,目光里写满笃定前行的坚毅。这是一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乡间小道,母亲就是沿着这条小道把3岁的他送到外婆家,一待就是6年。这条小路,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外婆路”。这是一条普通得不能...
“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但我从没得罪过纪委书记这个称号。”这句话出自王瑛之口,她生前曾担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1961年出生。1982年,她从西南民族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巴中县畜牧局工作,之后被调入地方纪委工作,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巴中,是被红军鲜血浸染过的热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她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坚定了自己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个头瘦瘦小小的王瑛一身硬骨。了解王瑛的人都知...
燕山莽莽,潮白蜿蜒;大坝巍峨,碧水苍茫。这是一座人工的奇迹,这是一座生命的“圣湖”。2020年是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我出生的那年恰好水库建成。面对这浩渺的水世界,心里总是这样想,怎样才能留住密云水库那些渐行渐远的往事。有人说,一座展馆,是一段凝固的历史,一段历史,跃动着鲜活的故事。的确,回顾密云水库60年的历程,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建一座展览馆。2018年我参与了密云水库纪念馆的筹备工作,与区相关单...
擂鼓峰的山岚散去,天一下子就放晴了。山野葱茏,茶园新发,空气中飘逸着盈盈的草木清香。巧女婆挎着竹篮,篮中是茶园中刚采的茶芽。她正在鄣山村制茶技艺非遗馆,向村支书汪飞打探何时开秤收鲜片。“你知道的,山上气温低,每年都比其他地方开采迟。今天是谷雨,约莫还得一个星期才能开园。”虽然正忙着其他事情,但是汪飞还是耐心地解释着村里茶叶开园的日期。巧女婆神秘地说:“今天刚开始摘,也没个底。”“你就等...
河北省河间市有两个黑马张庄,俗称前黑马和后黑马。关于村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当年村子里大都是穷人,只有两户人家养得起牲口,其中一户人家养了一匹黑马,于是,这匹黑马就成了村子的名片。另一种说法是清朝初年,家住河间府献县的绿林好汉窦尔敦起兵造反,曾在这儿养马。小满的前一天,我再次来到后黑马张庄。初夏的微风轻拂人面,正是冀中平原气候最为宜人的季节。从河间市的环城路,到省级公路,再到乡间公路...
时间像个奔跑不停的运动员,前面没有终点,时间度量、锻造与成就一切,我们成为一切时间的创造者。人永远享受时间,所有活动都在时间中进行,每个人都化为时间的结果,被时间框限、规定,无论你满足与否。时间来了,又匆匆离去,我们在时间里生老病死,呼吸、创造、遗失、等待、撒谎、犹疑、痛苦、欢乐,有所期待,有所成就,更有所失落。“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人知道自己终究会结束自己的时间,或...
李卡(1922年-1949年),原名李均海,广东化州长岐镇双牌村人。中学开始阅读进步书刊,积极追求进步。抗战胜利后,他考上广东国民大学新闻系,以笔为枪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同时,热情讴歌革命,讴歌光明。1947年春,被派往翁源县粤赣先遣支队,先后担任文化教员、支队司令部参谋,同年7月加入共产党。1948年,他被调往曲(江)南游击大队,任武工队队长等职,带领同志们在翁源、曲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李卡:我曾经所...
潼关县纪委 陕ICP备12011710号
地址:潼关县客运站站南邻中共潼关县纪委 邮编:714399